加密貨幣大遷徙,亞洲成爲新重心

亞洲正迅速成爲加密貨幣市場的新重心。因美國監管機構今年以來接連起訴了三家主要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數十億美元的交易量已轉移到亞洲。隨著做市商和交易所將資源轉移到該地區,這種轉變可能會加速。在該地區,幾個司法管轄區已經推出了監管框架,並在爭奪數字資產交易員。

加密貨幣投資者和交易場所都正在湧向新加坡、日本和韓國,最近還湧向中國香港,香港本月推出了一項新的加密貨幣監管制度。CryptoQuant編制的數據顯示,今年主要在亞洲時段的比特幣交易活動有所增加,但美國和歐洲時段的比特幣交易活動大幅下滑。代幣幾乎佔加密貨幣總市值的一半。外媒採訪的幾位市場參與者表示,亞洲加密貨幣交易量的彈性是由機構投資者支撐的,他們認爲那裏的監管環境風險較低。

6_2306230825252791.png

Trovio集團資產管理聯席主管、專注於加密貨幣等另類投資的Jonny Caldwell表示:

“由於美國監管方面存在如此多的不確定性,亞洲已成爲數字資產活動日益重要的中心。我們注意到,過去幾個月,市場出現了向亞洲交易所和交易場所的重大轉變。”

加密貨幣造市商GSR Markets的亞太、歐洲、中東和非洲銷售主管Chuan Jin“CJ”Fong表示:“亞洲的新用戶基礎巨大”。他預計交易將繼續從美國轉移到亞洲,在較小程度上也從歐洲轉移到亞洲。

早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根斯勒(Gary Gensler)今年對加密貨幣交易所發起廣泛打擊之前,加密市場就已經開始轉向亞洲。繼去年11月FTX崩潰後,美國交易所的比特幣和以太幣儲備大幅下降。比特幣和以太幣儲備是用於衡量交易員轉移資產的目的地指標。今年,隨著SEC對Gemini、幣安(Binance)、Coinbase和經營火幣全球(Huobi Global)的企業家孫宇晨提起訴訟,這一趨勢仍在繼續。SEC還表示,它認爲至少有19種數字代幣是證券,這意味著它們應該在其職權範圍內。SEC的提議引發了這些代幣的大幅拋售。

6_2306230825298102.png

雖然歐洲在加密監管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歐盟範圍內的加密資產市場制度要到2024年纔會生效。正在制定自己的加密資產規則的英國本月表示,將禁止在該行業流行的“推薦朋友”(refer a friend)獎金,這是圍繞數字資產營銷的更嚴格監管的一部分。據研究機構Kaiko稱,幣安的全球市場自4月份以來一直保持穩定,儘管其在歐元貨幣對中的交易份額大幅下降。幣安6月16日表示,由於未能在荷蘭註冊,它將退出荷蘭市場。同一天,法國當局表示,他們正在調查幣安。幣安美國是一家專門爲美國交易者提供服務的獨立實體,在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對它提起訴訟後,其市場份額幾乎蒸發。

想要估計亞洲的市場份額是很困難的,因爲不同的加密中心使用不同的法幣交易對。但“幣安在亞洲歷來擁有強大的用戶基礎”,Kaiko的研究主管Clara Medali說。這種趨勢的轉變,促使各交易所和其它市場參與者爭先恐後地在亞洲擴張,同時它們正在縮減在美國的規模。自去年11月以來,幣安通過收購進入了日本和韓國。它在泰國的合資公司海灣幣安(Gulf Binance)上個月獲得了當地許可證,將於第四季度開始運營。Gemini週一表示,新加坡將成爲其在亞太地區的中心,並宣佈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將新加坡的員工人數增加到100人以上。該公司曾試圖駁回SEC 1月份提起的訴訟。

數字資產大宗經紀商FalconX亞太區總經理Matt Long說,該公司計劃在亞洲擴張,並已在新加坡申請了牌照。“我們看到新加坡和香港的家族理財室、自營交易員和對沖基金對加密場外衍生品有很大的興趣”,Long說。“衍生品將成爲數字資產交易的主要推動力,我們預計亞洲將引領這一增長。”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