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通脹“最後一戰”難度升級,全球央行能否順利“通關”?

國際清算銀行(BIS)上週日發佈年度經濟報告,其中警告道,爲了避免通脹變得根深蒂固,全球加息週期正在進入其最具挑戰性的階段

國際清算銀行由60多箇中央銀行成員組成,是“央行的銀行”,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際金融組織。它的目標是促進貨幣和金融穩定,並作爲中央銀行和金融界之間的合作論壇。

這家總部位於巴塞爾的機構日前寫道:

“儘管當前貨幣政策緊縮空前密集,但穩定物價的最後一段旅程將是最艱難的。利率可能需要保持在比公衆和投資者預期更高的水平之上。”

雖然政策制定者已經積極提高借貸成本以抑制消費價格,但迄今爲止的通脹壓力緩解主要依賴供應鏈的恢復和商品成本的下降。

問題在於,緊張的勞動力市場和持續漲價的服務業創造了“通脹心理的實質性風險,即工資-價格的螺旋式上漲”

與之相似,最近中央銀行家們也警告道,頑固的通脹帶來了新的貨幣緊縮階段

6月美聯儲宣佈暫停加息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出了鷹派信號,暗示可能需要再加息一到兩次。同樣,英國央行和挪威央行在上週四意外地重新加快了緊縮步伐,達到50個基點。

6_2306261120141651.png

交易員們已經放棄了激進態度認爲美聯儲今年年底前轉向寬鬆政策概率不大。轉向對緊縮的押注意味著,市場對美聯儲加息引發經濟急劇衰退的預期大大降低

美國中國財政部長耶倫持類似觀點,她在上週接受採訪時表示,衰退的概率已經下降。

同樣,一項對經濟學家的調查也顯示,人們預測通脹可能比想象中的嚴重,因此普遍預期美國今年將竭力避免衰退。

BIS總裁Agustin Carstens也表示:

“全球經濟仍有機會確保軟著陸,但我們必須解決風險。”

當前的主要風險在於,通脹越粘滯,穩定物價所需的時間就越超出預期

此外,BIS的報告還指出,持續的緊縮週期可能會引發金融系統的巨大壓力——美國和瑞士已經經歷了艱難的一年,尤其是在房地產債務方面。從歷史上看,許多高通脹後的三年內就發生了銀行危機。

儘管近幾十年來,隨著貨幣和財政政策逐漸穩定,人們將二者看作“經濟增長的引擎”,但或許就如BIS指出的,要保證可持續的經濟增長,以結構性變化爲目標的政策調整、堅實的制度保障是重中之重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