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煉油廠火力全開,歐佩克+面臨新動盪

俄羅斯上週末突發的“兵變”事件,可能對產油國聯盟歐佩克+產生深遠影響。

以沙特和俄羅斯爲首的歐佩克+今年試圖通過控制供應來支撐原油價格,以應對需求疲軟。但由於克里姆林宮尋求維持爲其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提供資金的收入來源,俄羅斯在很大程度上拖延了其同意的削減份額。歐佩克記者Grant Smith寫道,上週末爆發的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政權的威脅,可能只會加劇這種財政壓力,削弱普京政府兌現減產承諾的任何意願。這可能會給歐佩克+內部關係帶來新的壓力。

本月早些時候,歐佩克+的不平衡狀態得到了充分體現,當時沙特選擇肩負起保持油市平衡的重擔,宣佈了單方面加碼減產100萬桶/日。如果克里姆林宮對該協議的承諾進一步動搖,沙特或許還有阿聯酋等海灣鄰國可能面臨更大的減產義務,要通過放棄自己的配額來避免供應過剩。

他們是否有耐心做出這樣的犧牲還不清楚。儘管普京的軍事行動受到廣泛譴責,沙特仍決心維持與俄羅斯的石油夥伴關係,但沙特對俄羅斯“搭便車”的容忍度並不是無限的。不過,在另一個方向上也存在重大風險。如果俄羅斯的不穩定局勢惡化,可能會對該國的石油工業造成影響,並抑制出口。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表示,普京戒嚴令的實施可能會阻止工人進入能源設施和裝貨港口,而內部衝突可能會導致石油管道成爲目標。由於全球供應未受干擾,這一次油價基本未受俄羅斯“兵變”流產的影響。雖然現在可能沒有影響,但未來的後果可能仍然相當嚴重

隨著俄羅斯下游維修季節接近尾聲,俄羅斯煉油廠將原油加工量提高至10周來的最高水平。這更加讓人懷疑其減產決心。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截至6月21日的一週內,俄羅斯每天加工逾560萬桶原油。這比前一週增加了近11.5萬桶/日。歷史數據顯示,這也是自4月6日至12日以來的最高周加工率。這位知情人士說,截至6月21日的一個月,俄羅斯日均加工量增至546萬桶。數據顯示,隨著石油設施在高需求的採收和假日季節之前完成預定工作,俄羅斯煉油廠的日開工量本月已逐步恢復。

6_2306270825212231.png

俄羅斯正考慮削減對本國煉油企業的補貼,以在俄烏衝突期間限制支出。根據中國財政部的說法,這些補貼可能會減半,最早可能在9月份。因此,諮詢公司B1集團(前身爲安永俄羅斯)的合夥人Vasilii Anishchenko表示,煉油廠現在可能也願意提高加工率。他說,考慮到這些計劃,“生產商可能會將其原油加工和轉移量從第四季度調整到第三季度,如此一來他們仍能全額獲得補貼”。

俄羅斯煉油廠的原油供應以及海運出口仍然是石油市場觀察人士尋找該國產量水平線索的關鍵指標。此前,俄羅斯政府因西方制裁將產量數據保密。該國承諾從3月份開始每天減產50萬桶,以回應西方採取的限制措施,包括七國集團對其原油銷售的價格上限。雖然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表示,與基準相比,該國的生產商已經實現了減產目標,但海運出口仍遠高於2月份的水平,加之俄羅斯中國原油加工的復甦,使人們對這一說法產生了懷疑。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