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達到極限了?俄羅斯原油購買狂潮將降溫

分析公司Kpler的數據顯示,上個月,俄羅斯原油佔印度總進口的46%,而在俄烏衝突之前,這一比例還不到2%。按絕對值計算,5月份印度對俄羅斯原油的進口量也創下新高。誠然,過去一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數量也大幅增加,達到創紀錄水平,但實際上是美國的戰略伙伴——印度從側面介入,支撐了俄羅斯經濟。

6_2306280855155021.png

如今的問題是,隨著印度獲得的折扣越來越小,而俄羅斯面臨的財政壓力越來越大,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地需要資金來平息總統普京面臨的中國威脅,印度這種採購熱潮能否持續下去?

今年4月,俄羅斯運往印度海岸的原油均價爲68.21美元/桶,而沙特原油均價爲86.96美元/桶。Petro-Logistics戰略與分析董事總經理Jamal Qureshi表示:

“印度煉油商採取了非常非常高端的做法,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他們很快就取代了與烏拉爾相似等級的原油,這是我們所預料的,但他們也退出了其他等級。”

但至少從象島(Elephanta Island)上的煉油廠的情況來看,印度的買油狂潮將會降溫

首先是基礎設施問題。雖然煉油廠的最佳原料是俄羅斯烏拉爾的混合原料,但象島上兩座工廠的設計初衷都不是爲了接收俄羅斯的原油。巴拉特石油有限公司(Bharat Petroleum Corp. Ltd,簡稱BPCL)的建設是爲了加工含硫量低於俄羅斯石油的印度中國原油。接收更多的俄羅斯石油將意味著要生產更多的燃料油,這是一種經常以折扣價出售的泥質油。或者它們可以採取成本更高的再加工,但受採訪的高管們表示,他們並不熱衷於進行這種重新利用。印度國有公司Engineers India Ltd.的技術總監Rajiv Agarwal表示:“現階段煉油商並不尋求改變配置”。

BPCL的一位高管表示,煉油廠的配置是最大的限制因素,另外一個因素是擔心過度依賴一個可能在制裁收緊時面臨中斷的供應來源。這將使潛在的俄羅斯原油進口增幅限制在2%或3%。BPCL前煉油廠主管R. Ramachandran表示:“過去,烏拉爾從來都不是首選的原油”。如果定價合適,煉油廠被要求加工烏拉爾原油作爲主要原料,那麼就需要在工廠進行資本投資,這可能需要三到四年的時間。

有一種方法可以令印度不必遠離俄羅斯原油,通過在儲油罐中混合不同類型的石油,俄羅斯的一些原油供應可能會變得更適合那些難以接收更多俄羅斯原油的工廠。一些高管估計,這可能會使日加工量增加20至40萬桶。但是,印度面臨著混合原油所需的商用油輪相對缺乏的問題。

印度還擔心失去其他供應商。幾位煉油廠管理人士表示,他們擔心長期轉向俄羅斯原油將損害與現有合作伙伴的關係,尤其是與中東產油國的關係。迄今爲止,買家一直專注於採購俄羅斯現貨,這種安排在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是可行的。最近,印度煉油商也在進行談判,以確保從俄羅斯獲得更穩定的石油供應,但談判進展緩慢。若要進口量進一步飆升,還需要政府重新拿出熱情來引導煉油商。

“今後的問題是,能否誘使國有煉油商購買比目前更多的俄羅斯原油,這是公共領域最大的潛在空間”,Qureshi補充說。

6_2306280855188462.png

當然,這一切的背後都存在進一步購買的政治因素。

雖然俄羅斯的經濟影響力不如以前,但兩國幾十年來的密切關係深深植根於安全方面。俄羅斯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應國。與此同時,印度政府還要顧及美國的壓力。印度總理莫迪上週在華盛頓受到了熱烈歡迎,白宮關心的只是印度購買的東西要足夠便宜,要使克里姆林宮的收入最小化,同時又能讓油輪保持暢通。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