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指上半年漲幅30% 爲何IPO荒仍在持續?

儘管等待上市的公司數量龐大,且科技股反彈推動納斯達克指數在2023年上半年上漲30%,但IPO荒仍在持續。

FactSet的數據顯示,在所有行業中,只有10家公司在今年前六個月的IPO中籌集了1億或以上美元資金。而對比2021年同期,共有517筆IPO,其中約會網站Bumble、網上借貸平臺Affirm和軟件開放商Uipath等公司的IPO價值超過10億美元。

隨著下半年的到來,投資者和銀行家預計今年剩餘時間也不會什麼好轉。

許多曾經雄心勃勃的公司仍然堅持原來的估值,無法適應2022年之後的新現實。此外,經濟增長乏力導致企業和消費者削減成本並推遲採購計劃,使得企業難以預測未來幾個季度的表現。而華爾街喜歡可預測性。

加利福尼亞州波托拉谷IPO諮詢公司Class VGroup的創始人Lise Buyer表示:“2021年的估值與今天的估值之間存在脫節,這是一粒難以下嚥的藥丸。”他認爲,經歷了2022年之後,IPO會增加,但增幅有限。

公開市場的表現似乎並不均衡。即使今年迄今漲幅30%,納斯達克指數較2021年底以來的最高紀錄仍低了15%,而云股票指數仍下跌了約50%。

6_2306301120336581.jpg

地中海連鎖餐廳Cava本月在紐交所上市,帶來了一些樂觀跡象。該股在首日交易中上漲了一倍多,表明散戶投資者的需求旺盛。買方指出,機構也對這筆交易感到興奮。

上週五,以色列美容和科技公司Oddity申請在納斯達克上市,其旗下有II Makiage和Spoiled Children等品牌。

這一切都是在二次發行之後發生的。高盛數據顯示,在後續交易激增的推動下,5月是自2021年11月以來IPO最繁忙的月份。

投資者再挑選科技公司方面比十年牛市末期時更具洞察力。

今年以來,蘋果和英偉達漲幅驚人,並回到了歷史高點附近,高權重提振了納指大盤表現。但漲幅在整個行業的分佈並不均勻。

尤其是押注於不太成熟企業的投資者仍然受到傷害。2021年美國七大科技公司IPO自上市以來市值已損失至少40%。直接上市的Coinbase股價下跌超過80%。

2021年的IPO企業特色是高增長和高現金消耗,這一配置在經濟衰退擔憂出現和利率上升前一直運行良好,但後來投資者傾向於投資更能抵禦經濟放緩和資本成本增加的資產。

銀行家和投資者表示,雖然樂觀情緒正在抬頭,持續的經濟擔憂和2022年前的估值過剩爲科技IPO的下半年淡季奠定了基礎。

另一項挑戰是固定收益替代品的迴歸。在長期接近於零的利率之後,美聯儲今年將目標利率區間提高至5%至5.25%。投資短期國債、存款證和高收益儲蓄產品現在可以產生5%或更高的年回報率。

Longbow Asset Management首席執行官Jake Dollarhide表示:

“利率不僅關係到融資成本,還能讓投資者獲得5%的無風險回報。雖然你可以在股市賺15%-20%,但也會損失15%-20%。”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