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預計2022/23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形勢將趨於寬鬆】據農業農村部,本月中國大豆供需平衡表預測數與上月保持一致。東北產區大豆播種基本結束,大部地區土壤墒情正常,部分播種較早的地區大豆已經出苗。國產大豆需求總體穩定,南方地區逐漸進入季節性消費淡季,市場購銷放緩。南美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收穫工作接近完成,產量高於此前預期,但總體低於去年水平,出口供應預計減少。美國新季大豆播種進度較前期加快,已接近五年同期均值;陳豆壓榨和出口需求旺盛,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預計2022/23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形勢將趨於寬鬆。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農業農村部:預計2022/23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消費量3634萬噸】據農業農村部,本月估計,2021/22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815萬噸,消費量3634萬噸,與上月估計值保持一致。截至5月底,中國冬油菜主產區大部分已收穫完畢,江蘇、西南等部分地區收穫接近尾聲。大部分產區氣象條件良好,利於油菜籽收穫及晾曬。近期雲南、貴州西南部和四川南部等地雨水較多,需關注對油菜籽品質的影響。受國際市場棕櫚油、豆油價格重心整體上移影響,對本年度棕櫚油到港價、進口豆油稅後價均價區間進行適當調整,中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調減為743萬噸。本月預測,2022/23年度中國食用植物油產量2925萬噸,進口量843萬噸,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農業農村部:本月下調2021/22年度棉花進口量估計10萬噸,新年度棉花供需數據較上月保持不變】據農業農村部10日發布2022年6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本月估計,考慮到待售新棉規模較大、棉花價格外強內弱價差明顯、棉花下游需求疲軟等因素,本月將2021/22年度棉花進口下調10萬噸至200萬噸。本月預測,2022/23年度棉花供需數據與上月保持不變。當前,新疆棉花處於第五真葉至現蕾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大部處於第三真葉至第五真葉期,全國棉區綜合氣象條件適宜,棉花長勢總體良好,後期將持續關注氣候對單產的影響。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棉花港口庫存:截止6月9日當周,張家港保稅區棉花總庫存3.77萬噸,較前一周環比減少2.8%】據張家港保稅區紡織原料市場統計,截至6月9日當周,張家港保稅區棉花總庫存3.77萬噸,較前一周環比減少2.8%;其中,保稅棉3.2萬噸,較前一周環比減少3.1%,非保稅棉0.6萬噸,較前一周環比減少1.4%。從進口棉來源地來看,張家港保稅區棉花庫存中:美棉占比14%,較前一周增加2.2百分點;巴西棉占比36.1%,較前一周增加0.4個百分點;印度棉占比41.1%,較前一周減少0.4個百分點;其他國家及地區占比8.7%,較前一周減少2.1個百分點。當周進口棉進出入庫動態變化情況,張家港保稅區棉花庫存中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自繁自養養殖利潤為虧損156.63元/頭,外購仔豬養殖利潤為盈利47.24元/頭】截至6月10日當周,自繁自養生豬養殖利潤為虧損156.63元/頭,前一周為虧損149.75元/頭,外購仔豬養殖利潤為盈利47.24元/頭,前一周為盈利53.21元/頭。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據wind,截至6月10日當周,豬糧比價下降至5.50,上周5.51。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SMM:解讀5月國內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量再刷新高】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5月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量約為67.66萬噸,環比增長13.36%,同比增長54.09%。SMM分析指出,5月份數據亮眼的主因是:1、從產品結構來看,預計5月份的鋁出口增量還是體現在國內鋁材出口訂單方面,在此期間國內原鋁出口窗口並未打開,原鋁在有高出口關稅的情況下短時間難以流出,當然不排除有部分保稅區轉港的海外鋁錠。2、國內的鋁材出口訂單考慮到生產周期及短途運輸的情況,海關公布的數據多比實際簽訂單晚一個月左右,也就是說5月份的出口量多是4月份甚至更早訂立的合作,那段時間的海外鋁價強勢,利好國內鋁材出口。另外歐洲等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北向資金午後持續買入A股,淨流入超80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50億元。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2022年第十一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成交0.15萬噸,成交率僅3.75%】據Mysteel,6月10日,2022年第十一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招標已結束,計劃收儲4.00萬噸,實際成交0.15萬噸,成交率3.75%,起拍價25160元/噸。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市場監管總局:加強對重點商品的價格監管,依法查處哄抬價格等價格違法行為】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查處哄抬價格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健全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應急機制,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強化監測預警,密切掌握價格動態,研判分析價格走勢,提高價格異常波動的敏銳性,增強監管的預判性、有效性、針對性。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市場巡查力度,及時梳理投訴舉報線索,密切關注群眾反映問題,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商品的價格監管,依法查處哄抬價格等價格違法行為。對性質嚴重、社會影響大的典型案例要公開曝光,發揮震懾和警示作用。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新加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