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指數DAX介紹
完整內容一次滿足

績慶 許 德國指數風險型資產佔比83.9%,非風險型(核心消費、醫療保健、公用事業)佔比較低,因此德指的波動度相對較,Beta較高,往往具有主導作用。

績慶 許 德國指數基本上可以想象為一個以戰後發展而成的指數,例如德國的汽車航空業(賓士、BMW、福斯、保持捷、林德推高機、空中巴士、德莎航空、MTU飛機引擎製造商、西門子、馬牌輪胎)可以想象為坦克車、飛機;德國化學工業、醫藥也很發達,諸如巴斯夫、拜耳、默克製藥、步朗德、拜爾斯道夫,所以醫療也會是重點之一,洗腎的血液透析機製造商費森尤斯,通訊也是必備的,德國電信,當然也會有傳統的銀行及保險,德意志銀行、安聯、德國郵政、慕尼黑再保;電力供應也是必備的,萊茵集團、意昂集團。其他還有一些是疫後蠢出來的,例如快遞英雄。

> 1/6 美中寒流來襲,南部下探 0°C
年後寒流後短暫回暖,緊接著下一波低壓再次引導冷氣團南下,從大平原北部,影響範圍直至墨西哥灣沿岸,南部各州入夜後氣溫都有機會下探 0°C 左右,這波寒流對大平原區的影響時間較短,8 號就開始逐漸回升了。但在東部地區,低壓槽一波接一波通過,10 號又會再次降溫,12 號高壓回歸才能見到溫度有所回升。

> 巴西中北部本月下旬雨勢放緩
巴西 ...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Omicron在美大傳播
但拜登老神在在
Omicron在美國新增病例中的佔比達到95.4%
美國下修防疫指南,隔離天數由10天降為5天
但因為確診者仍須隔離,隔離天數由5天增加為10天,因此仍會增加供應鏈吃緊的壓力
間接造成通膨壓力上升,並傳導至利率市場
這也是為什麼科技股Nasdaq會因此出現估值調整下跌的原因之一
附圖:波動率變大與大型股或台積電走勢關係,值得收藏

老爹每日國際重點新聞:
明尼亞波利聯儲主席卡什卡利之前不認為Fed在2024年前需要加息或者反對2023年前加息,但昨天一反常態表示,預計美聯儲今年會加息二次(但卡什卡利不是票委)。
Omicron不足為惧,OPEC+宣佈按原計劃2月繼續增產40萬桶/日。
美國12月ISM自前月的61.1下跌至58.7,為去年1月以來新低,價格指數由82.4大幅下滑至68.2,顯示物價壓力有所下滑。
中國恒大公佈2021年全年銷售衰退4成,,復牌一度漲逾10%,海花島建築爆違建,恒大已投入810億人民幣,正積極整改中。
印度政府要求馬斯克旗下Starlink退還所有訂金,Starlink向客戶發出通知聲稱印度電信部已要求該公司退還所有訂單的訂金,直到獲得在印度營運的牌照。
日媒:朝鮮發射了可能是導彈的飛行物。
美國疾控中心發佈新指引:若隔離5天結束後新冠檢結果為陰性,個人可以結束隔離,但在家中和公共場所其他人周圍仍繼續佩載口罩直到第10天,若5天隔離結束後檢測為陽性,個人應繼續隔離到第10天。
美國新冠新增確診續創紀錄,1月3日單日確診新増828417人,1月1日至1月3日累計新增147萬例,新毒株佔比達到95.4%。
蘋果將在2022年推出AR/VR混合現實頭顯,配備三個顯示器,Sony可望操刀。

早安日報 - 2022/1/5

台指期
散戶偏空,電子較金融強,波動率上漲是因為指數由大型股帶動,台幣持續走升,台股拉回偏多操作

小S&P
美國1/3新增828,417例確診,不過住院人數並未大幅增加,貨幣政策並未退場,小S&P拉回偏多操作

日圓
預期FED將於三月升息,日本央行行長表示如有必要將推動進一步寬鬆措施,日圓逢高偏空操作

美債
預期Fed ...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該附件可能已被刪除或者您的權限不足,無法觀看。
⭐️本日焦點⭐️

1.債券殖利率上漲金融股帶領DJ再創歷史新高!不利高估值科技股?

2.Minneapolis FED Neel Kashkari支持2022升息2次對抗通膨!

3.ISM製造業指數創2021/1以來新低!物價壓力趨緩?

4.Manchin 1/4說沒有跟拜登政府談判2兆美元計畫!

5.1/5 ADP就業人數,
 1/6 FOMC會議記錄、ISM服務 ...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哈里伯頓公司(HAL.US)
Halliburton(油田服務及設備製造);哈里伯頓公司提供能源、工程與營建服務,並製造能源產業用的產品。該公司為從事探勘、開發及生產石油及天然氣的客戶,提供服務、產品及整合解決方案。 

#群益期貨 #美股投資戰報 #美股 #成交量排名 #高價股排名 #當日波動排名 #漲幅排名 #跌幅排名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群益期貨 #期貨盤前聚焦 #個股期 #外資動向 #短線焦點 #全球期貨前五大漲跌幅 #全球期貨前十大波幅 #昨晚美股表現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20220105【群益早安】
⭐️債券殖利率上漲金融股帶領DJ再創歷史新高!
⭐️壓寶1/13法說外資大買台積電?2021 第2季後3次法說怎不壓寶?

基本面狀況

揮別2021,展望2022年。2021年全球寬鬆,通膨加劇讓大宗商品、金屬原料上演大行情,2022年定調為收緊資金的一年,少了資金面推升,價格將回歸基本面,也就是供需面狀況。中國2021下半年經濟成長趨緩,2022年精準寬鬆支撐經濟,就傳統需求來看,中國經濟走低的預期升高,因此加大基礎建設投資預期也提高,電網/電力投資將會是主線,2021年投資不足,為2022加大投資空間,但原物 ...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新加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