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024年01月23日電)全球終 端需求持續疲軟,經濟部今天公布2023年12月工業生 產指數90.4,年減3.99%,製造業生產指數年減 4.19%,連續19個月負成長,續寫史上最長衰退紀 錄;累計全年工業生產指數年減12.45%、製造業也衰 退12.88%。 經濟部統計處今天公布去年12月工業與製造業生產 指數概況,資訊電子產業方面,受終端電子產品消費 動能疲弱,供應鏈庫存持續影響,電子零組件業年減 4.31%,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亦年減1.88%。 經濟部表示,去年第4季工業生產指數91.78,季增 3.64%,製造業增加4.44%;不過累計全年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電子城:董事長潘金峯因工作安排原因辭職】1月23日訊,電子城公告,潘金峯因工作安排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十二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潘金峯辭職後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日盈電子:預計2023年淨利880萬元-1280萬元 實現扭虧爲盈】1月23日訊,日盈電子公告,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爲880萬元至128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約2600萬元~3000萬元,將實現扭虧爲盈。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熱門海外期貨:十年債、德國DAX指數
#群益期貨 #期貨盤前聚焦 #個股期 #外資動向 #短線焦點 #全球期貨前五大漲跌幅 #全球期貨前十大波幅 #昨晚美股表現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熱門股票期貨:群創(3481)、緯創(3231)
#群益期貨 #股票期貨日報 #成交量排名 #高價股排名 #未平倉量排名 #漲幅排名 #跌幅排名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2024.01.23
隨著美股創高態勢激勵,台股今日續作震盪收紅格局,盤中數度回測平盤位置,直至尾盤買盤湧入拉抬,終場台股再收波段新高位置,成交金額縮減至3063億。目前仍屬台積電等AI族群領漲台股,短線在台幣止貶回升下,台股的拉回仍可以選擇權方式樂觀操作。

外資現貨買超91億,期貨淨空單縮減至1447口。自營商選擇權淨部位,今日以買買權和賣賣權作增量布局。近月選擇權籌碼,賣權OI大於買權 ...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台北2024年1月23日電)台股今 天上下震盪91點,最高達17893.73點,逼近17900點關 卡,最低下探17801.89點,終場收17874.59點,上漲 59.49點。重電、面板及光學鏡頭族群表現強勢,為盤 面焦點。 台股加權指數收17874.59點,上漲59.49點,漲幅約 0.33%,成交值新台幣3057.24億元。 重電族群士電(1503)、華城(1519)及中興電 (1513)持續走高,推升機電類股指數勁揚1.38%。 其餘傳統產業股也多上揚,玻璃和汽車類股指數上漲 逾1%。 電子股方面,受惠面板廠減產效益,部分電視面板 價格於1月傳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台北2024年1月23日電)台股今 天上下震盪91點,終場上漲59.49點,收17874.59點, 成交值新台幣3057.24億元。 台積電(2330)震盪上漲2元,收628元,市值16.28 兆元。面板股友達(2409)、彩晶(6116)及光學鏡 頭族群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紛紛走高, 整體電子類股指數上漲0.24%。 重電族群士電(1503)、華城(1519)及中興電 (1513)持續走高,推升機電類股指數勁揚1.38%。 嘉澤(3533)股價重登1000元大關之上,收1005元, 台股重現「12千金」。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1. 韓媒:OpenAI CEO本週將與三星芯片業務首席執行官會面。2. 聯發科AI手機芯片出貨量或將衝破千萬套。3. 佰維存儲:公司第一顆主控芯片研發進展順利,已回片點亮,正進行量產準備。4. 中國銀河: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次級公司債券獲得中國證監會批覆。5. 荷蘭半導體制造商阿斯麥從雀巢手中奪回歐洲市值第三大公司的稱號6. AMD首批Instinct MI300X已開始交付。7. 國芯科技:新一代汽車電子高端MCU芯片獲得批量訂單。8. 英特爾CEO:服務器和PC產品讓步,定製芯片將在2025年後引領潮流。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4年1月23日電)台綜院 今天發布2023年12月電力景氣燈號,在人工智慧 (AI)題材帶動下,終於擺脫低迷表現,重回代表 「穩定成長」的綠燈,用電成長不只轉正,並創下20 個月來最大增幅。 台綜院指出,去年12月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 前年同期成長1.61%,主要受惠於AI等新興應用需求 強勁及供應鏈庫存逐步回到健康水位,拉升相關產業 用電需求,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也亮出2023年首顆 綠燈。 台綜院分析,國內經濟受惠消費性電子需求回溫與 AI新興應用擴展,外需市場及出口走出谷底、穩步回 升,尤其去年12月製造業明顯復甦,為經濟成長挹注 貢獻。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