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美對台採高達32%對關稅,如同震撼彈。總統賴清德6日呼籲國人不要恐慌,台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要以五大策略應變,包括解決多年對美非關稅障礙問題,且從台美「零關稅」談起;並喊出「台灣加1」新布局,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將調整為「立足灣台,布局全球,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  賴清德6日邀集機械、工具機、螺絲、手工具機以及中小微型等企業代表,進行第二場企業座談。會後透過影片向國人發表談話。  他說,台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但要讓美國清楚知道,台灣對於美國經濟發展的貢獻,且要提升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  在五項策略應變上:  一、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包括1、組成談判小組,由鄭麗君領軍,談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港股蘋果概念股再度大跌,瑞聲科技(02018.HK)幅擴大至30%,高偉電子(01415.HK)跌逾27%,丘鈦科技(01478.HK)跌超22%。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外媒:關稅或將致美國日用品全面漲價】針對美國最新公佈的關稅政策,英國廣播公司、美聯社等報道稱,美新關稅政策將推高美國民衆幾乎所有日用品的價格,尤其是服裝、食品等,損害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利益。報道還稱,美國市場上的咖啡幾乎都來自進口,主要來自巴西和哥倫比亞。其他常見進口食品的價格同樣面臨上漲,如從意大利、西班牙、希臘進口的橄欖油等。美國是法國酒類最大市場。瑞銀分析師表示,大型酒類銷售商可能將不得不把價格上調5%,以彌補關稅影響。此外,報道稱,加徵關稅還將推高手機、電視等產品價格,抑制美國電子產品消費市場。(央視)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郭明錤:尚未從美系消費電子與AI晶片大廠相關供應鏈聽到關稅豁免相關訊息】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表示,“根據對美系消費電子與AI晶片大廠相關供應鏈的產業調查,尚未聽到關稅豁免相關訊息。我不是關稅法專家,但如果現在就能豁免對等關稅,那排隊找白宮協商的人應該會少很多。這對川普(特朗普)總統現在的談判議價力有利與否,可自行判斷。”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3月股匯雙殺,新台幣貶值1.09%、台股更重挫逾10%,外資恐出現淨匯出。金管會預計7日公布3月外資淨匯入、淨匯出數據,法人認為,外資3月大舉提款台股逾4千億元,3月呈現淨匯出的機率高,但3月外資買盤集中在「鋼鐵、通路網路、水泥」類股,是另一值得注意的現象。  台股3月跌掉2,357.28點、跌點創史上新高,跌幅高達10.22%,隨著關稅戰的增溫,外資賣超台股不手軟,3月創下史上最大單月賣超紀錄,據證交所統計,3月外資狂提款達4,656億元。  觀察近六年外資3月進出狀況,同樣淨匯出機率偏高。2020年淨匯出約104億元,2021年、2022也都是淨匯出,2023年、2024年轉淨匯入,今年川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14檔三高護體 穩市指標
關稅利空席捲全球股市,台股清明連假後下修壓力大。法人建議,短線賣壓宣洩難免,但上市櫃2024年獲利創高、配息動能強勁,如遇股價拉回推升殖利率走揚,可留意合適的布局時機,篩選大江、光聯、聚陽等14檔殖利率逾4%,且配發率超過6成,首季營收維持正成長表現的個股,具三高題材支撐,有機會在急跌恐慌情緒減輕時,率先止穩。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指出,時序進入電子傳統淡季,加上川普對台灣課徵32%重稅,超乎市場預期,進一步衝擊信心,短線利空消息持續發酵,個股評價面臨下修壓力,有高殖利率題材的個股,將成資金首選。  據統計,盤面上目前殖利率超越4%水準、配發率達6成以上,且已公布首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的個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前2月我國新增發佈“兩新”領域國家標準13項】4月5日訊,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今年1至2月,我國新增發佈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國家標準13項;截至目前,2024年和2025年“兩新”領域計劃制定修訂的294項國家標準中,已累計發佈185項。具體來看,設備更新方面,出臺能耗限額、設備能效、污染物和碳排放等國家標準85項,支撐產業轉型升級。消費品以舊換新方面,發佈家電、家居、汽車、廚衛用具等國家標準57項,保障消費品質量安全。回收循環利用方面,發佈廢舊車用動力電池、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退役光伏組件回收利用等國家標準43項,支撐廢舊產品設備高水平循環利用。(新華社)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政院:880億挺供應鏈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大刀出鞘,恐慌情緒蔓延全球,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公布「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穩軍心,將編列880億元特別預算,推動農工業金融支持、租稅優惠等20項措施,同時,面對7日台股恐難逃補跌,卓揆不諱言,「一定要有心理準備,面對一場震撼」。 根據行政團隊盤點,工業部分,我國受對等關稅衝擊最大的產業,包括電子資訊、鋼鐵、金屬、機械、汽車零組件、建材、家電等均入列;農漁業方面,蝴蝶蘭、毛豆、茶葉、吳郭魚、鬼頭刀、鱸魚等,也可能面臨美國消費市場整體萎縮、被競爭對手國產品替代等狀況出現。 面對經濟發展指標可能受實質面影響,國發會擬訂定中長期應對方針。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說明,已接到部分在中國大陸、越南設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出籠,台灣承受關稅高達32%、比市場預期更嚴苛,前外資明星分析師王嘉樞指出,若不能透過談判下調稅率,對台灣企業獲利將會有顯著衝擊,電子零組件廠赴美投資生產可能是眼前最佳解法。  此外,儘管各界關注的半導體產業目前仍處在豁免狀態,但未來面臨關稅問題機率不低。  須保持警覺的是,半導體產品依舊會面臨美國課稅侵擾,畢竟美國基本上把半導體當作牽涉國家安全的一環。此外,川普第一任期時因應美中貿易戰,不少台廠均遷徙生產基地,只是本次加徵關稅的地理範圍之大,已不是將生產基地遷出大陸可以解決。  王嘉樞說明,川普在第一任期時,基本上將關稅當作談判籌碼,除了大陸以外,被施以關稅的國家只要給美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