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東正金融要約截止後的公眾持股量比例低於15%,10月7號起停牌。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澳洲聯儲公布金融穩定審查報告,稱全球金融穩定風險增加,市場受到同步政策收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美元走高、能源價格上漲的壓力。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標普500指數的11個板塊周四幾乎全線收跌,公用事業板塊跌3.3%領跌,房地產板塊也跌3.2%,日用消費品、金融、醫療保健、工業、原材料板塊至多跌超1.4%,能源板塊則漲超1.8%是唯一收漲的板塊。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債王」格羅斯指出,美聯儲無法繼續不斷加息扼通脹,因為美國經濟現在的槓桿率比上世紀80年代要高得多,而且全球經濟正在放緩。他表示,這意味着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目前為4.2%)太高,利率全線已經達到「臨時」峰值。他表示,雖然通脹是美聯儲目前看似唯一的關注焦點,但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可能很快就會獲得同等關注。不斷上升的槓桿率是罪魁禍首。美國和其他經濟體無法承受更多的加息。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2年10月6日電)受惠升息 紅利,今年前8月本國銀行稅前淨利達新台幣2673億 元、年增9.3%,創歷年同期最佳紀錄,單看8月國銀 賺406.2億元、年增高達17.8%,不過大陸分行因匯 損,8月轉虧1.9億元。 金管會今天公布本國銀行獲利概況,本國銀行獲利 為國內總分行、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海外分 行及大陸地區分行合計數。 受惠升息效應,前8月本國銀行稅前淨利達2673億 元、年增9.3%,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其中國內總分行 稅前淨利1902.9億元,年增19.2%,獲利貢獻比達 71.2%。 OBU前8月稅前淨利489.3億元,年減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辰亞能源6日宣布,攜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及永豐商業銀行等三大銀行,共同合作「彰濱崙尾東三號電廠」新台幣40億元專案融資案,資金均已到位,彰濱崙尾東三號電廠總裝置容量為67MWp,每年預估可減少碳排放量約為44,311公噸,相當於114座大安森林公園。本次融資案不僅加速永續金融目標也將挹注太陽光電產業發展。辰亞能源表示,辰亞擁有國際級的海上型太陽能電廠技術與經營實績,於2020年底「彰濱崙尾東一號暨二號電廠」正式併網發電後,至今發電超過21個月,是吸引國內金融機構共襄盛舉的主要原因,此次的合作不僅響應政府2050淨零轉型之政策,更以行動落實綠色金融行動方案,由具有專業金融服務的三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2年10月6日電)金融三業 今年前8月稅前淨利僅新台幣5275.63億元,年減近 28%。因資本市場市況不佳、防疫險理賠飆高等因 素,證券期貨投信業、產壽險業獲利均呈現衰退,僅 本國銀行受惠升息,獲利飆同期新高。 金管會今天公布金融三業獲利概況,金融三業今年 前8月稅前淨利下滑至5275.63億元,相比去年同期賺 7293.11億元,年減近28%。 其中,獲利衰退最劇烈是保險業,因今年資本市場 波動加劇,壽險業投資淨收益較去年同期縮水,產險 業則受防疫險嚴重打擊、由盈轉虧,整體保險業前8 月獲利年減1683億元。 資本市場波動劇烈,同樣影響證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南京東金融商圈軸線上最受矚目的南京復興路口的元大金大同大樓都市更新案,6日於都更案現地正式動土,中國建經指出,該大樓基地近800坪,改建後為地上22層、地下5層的鋼骨造A級商辦大樓,總樓地板面積達13,608坪,主要量體採用新古典、崗石穩固的外部形式,全案預計115年,4年後完工。中國建經指出,除了元大金控集團,其他委託人包括彰化銀行、中國人壽、華南永昌(元鼎投資)、6日由代理實施者中國建築經理董事長鄭重,與華熊營造董事長新屋忠彥,順利完成開工動土典禮儀式,正式寫下嶄新里程碑。更新後建物將導入黃金級綠建築及耐震標章設計。為擴大都市整體公益性並改善環境,在代理實施者中國建經建議下,捐贈「新增捷運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2年10月6日電)工業電 腦廠樺漢(6414)受惠於客戶設備汰舊換新、新增數 位轉型相關資本支出,今年9月、第3季、累計前3季 營收皆改寫歷年同期新高。強固型工業電腦廠神基 (3005)第3季營收達新台幣90.4億元,季增逾2成, 創單季新高。 樺漢今天公布9月自結合併營收119.31億元,月增 14.8%,年增31.1%;第3季合併營收達319.24億元,季 增18.9%,年增36.3%;累計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831.23 億元,年增25.2%。 樺漢發布新聞稿表示,受惠於「綠色科技轉型」、 「數位轉型」掀起全球各產業加速變革,帶動工業電 腦產業市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2年10月6日電)因應壽險 淨值危機,大型壽險公司提議「金融資產重分類」,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目前尚未對此作出解釋,不過因 此事是由保險局針對壽險業情況去函詢問,解釋可能 僅適用壽險業,不通案擴及其他業別。 股債市震盪,壽險業面臨空前淨值風暴,近日有壽 險業者提出盼依會計公報「經營模式改變」啟動資產 重分類,將原本放在OCI(其他綜合損益)項下長期 持有債券部位,改放到AC(攤銷後成本)項下,避 免評價波動影響淨值。 不過,此提議掀起正反論戰,支持方認為可解決壽 險業目前淨值無法實質反映經營體質的困境,反對方 則認為資產重分類對於先前將高比率債券部位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