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英國金融行爲監管局(FCA):將對瑞士信貸前高管(此前在美國被定罪)實施禁令。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又見新面孔!石油、煤炭、機械製造公司“掃貨”熱門ETF】3月4日訊,根據記者梳理,分別於3月5日和3月3日三隻上證科創板綜合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單中,出現了常州市中油石油銷售有限公司、煤炭銷售公司靈石縣恆銘能源有限公司、機械製造公司馬特馬克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投資者。根據記者跟蹤觀察,上述情況是開年以來ETF投資者多元化的最新案例。至此,傳統金融機構之外的其他ETF投資者,已涵蓋到了水產、消防、網絡科技、煤炭石油銷售、機械製造、基金專戶產品等領域。在這一背景下,記者還注意到,ETF投資者多元化正在推動基金公司產品創新。當前,基金業已在醞釀探討多資產ETF。(券商中國)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上海銀行:董事牛韌任職資格獲監管機構覈準】3月4日訊,上海銀行公告稱,公司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關於牛韌上海銀行董事任職資格的批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已覈準牛韌公司董事的任職資格。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歐佩克+增產計劃和美國關稅拖累油價下跌】3月4日訊,在歐佩克+將於4月開始增產的消息傳出以及美國關稅生效後,週二油價擴大了跌幅,這引發了人們對可能損害全球經濟和原油需求的貿易戰的擔憂。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的分析師表示,歐佩克+的決定“是由於市場從歐佩克+支持價格的戰略轉向歐佩克+捍衛市場份額的更長期均衡”。“美國主導的貿易戰升級引發的避險情緒進一步加劇了油價跌勢。”與此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基輔的軍事援助,在他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發生衝突後,這進一步增加了和平談判未來的不確定性。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熱門海外期貨:那斯達克指數、美國十年債

#群益期貨 #期貨盤前聚焦 #個股期 #外資動向 #短線焦點 #全球期貨前五大漲跌幅 #全球期貨前十大波幅 #昨晚美股表現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北京銀行獲批增持河北蠡州北銀農商銀行股權 持股比例增至74.4072%】3月4日訊,河北金融監管局發佈批覆顯示,同意北京銀行受讓蠡縣德茂紙製品有限公司、中騰恆信經貿有限公司、河北方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小小蜂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白麗敏等37名自然人股東持有的河北蠡州北銀農商銀行3000萬股、3000萬股、1000萬股、1373.36萬股、4948.8萬股股權。受讓後,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計持有河北蠡州北銀農商銀行2.23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爲74.4072%。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2025.03.04
受美股費半指數重挫影響,台股今日呈現震盪收黑格局,早盤跳空大跌後,逢低買盤便湧入拉抬收斂跌勢,終場台股跌破半年線位置,成交金額縮減至4008億。擴大赴美投資台積電千元拉鋸,美國關稅風暴再起台股賣壓出籠,短線台股的反彈仍可悲觀操作。

外資現貨賣超529億,期貨淨空單縮減至44023口。自營商選擇權淨部位,目前並無明顯多空布局。近月選擇權籌碼保守格局,賣權OI大於買權OI ...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林松添:“一帶一路”旗艦工程創造舉世矚目的綜合效益】3月4日訊,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林松添表示,十多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始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致力於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建設,成果惠及150多個國家,引領世界走出了一條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路。通則達,共建“一帶一路”帶動了共建國家發展,優化了投資環境,建成了衆多經濟特區和產業園區,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改善了民生,也讓中國企業走出去發展有了落地的園區和配套的基礎設施,政策、法律和服務保障,促進了中國同共建國家經貿互利合作和文明互鑑,爲中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百川智能回應“金融行業To B業務組被裁撤”:對金融業務進行優化調整,聚焦核心業務】3月4日訊,3月4日下午消息,據媒體報道,近期由王小川成立的AI獨角獸“百川智能”,To B團隊發生了以下變動:2025年3月3日,主要負責金融行業To B業務的B端組被裁撤,員工均在當天簽署離職協議;2025年2月19日,歸屬於百川智能To B業務團隊的PE團隊(提示詞工程團隊),調至統管算法團隊的產研組。新浪科技就上述信息向百川智能求證,官方回應稱:百川正按照既定規劃,對金融業務進行優化調整,以集中資源、聚焦核心業務,加速實現“造醫生、改路徑、促醫學”的願景。(新浪科技)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全國人大代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朱建弟:審計賦能助力金融機構在數字金融時代實現可持續發展】3月4日訊,全國人大代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朱建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伴隨數字經濟、數字金融快速發展,審計行業勢必要迎來一場變革,並在變革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朱建弟分析,這些變革包括:真正落地的區塊鏈審計工具、更爲完善的AI審計或自動化審計工具,甚至針對算法的審計工具等。“應對挑戰的關鍵在於平衡安全與效率、突破制度與技術壁壘。”朱建弟說,最終目標是通過審計賦能,助力金融機構在數字金融時代實現“創新不越界、效率不失序、數據不失控”的可持續發展。(新華財經)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