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人民銀行王信:19項綠色金融標準正在研製】4月21日訊,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綠色金融有五大支柱,其中綠色金融標準是最重要的支柱,以此來避免所謂“洗綠”和假轉型。人民銀行高度重視綠色金融標準制定,截至目前,已發佈6項綠色金融標準,另有19項標準正在研製,支持各類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規範發展。(證券時報)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熱門海外期貨:那斯達克指數、輕原油

#群益期貨 #期貨盤前聚焦 #個股期 #外資動向 #短線焦點 #全球期貨前五大漲跌幅 #全球期貨前十大波幅 #昨晚美股表現

觀看完整圖文報告
【人民銀行王信:支持開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等國家級金融試點】4月21日訊,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推動科技金融舉措先行先試,例如,支持開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等國家級金融試點、開展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內部評估試點、鼓勵開發知識產權智能化評估工具等,提升科技金融支持高水平對外開放能力。(證券時報)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支持QDLP試點企業完成境內資金募集、基金設立後,按照境外主基金需求分批匯兌出境】4月21日訊,央行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其中提出,提升全球資產管理便利化程度。支持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試點企業在符合規定前提下合理提升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允許認購境內低風險等級(R2及以下)的貨幣基金、現金管理類理財、定期存款等短期現金管理產品,根據境外主基金開放特點認購境外現金管理產品。支持QDLP試點企業完成境內資金募集、基金設立後,按照境外主基金需求分批匯兌出境。支持拓展QDLP募資來源,探索募集本幣、外幣資金。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探索上海黃金交易所特定品種交割國際化,設置境外交收庫】4月21日訊,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其中提到,增強重要金融平臺配置全球資源功能。高水平籌建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打造成爲配置全球金融資源、方便國際投資者深度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的重要功能性平臺。支持上海黃金交易所等與境外交易所開展產品授權合作,擴大人民幣基準價格在國際主流市場應用。探索上海黃金交易所特定品種交割國際化,設置境外交收庫。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促進人民幣跨境使用 提升人民幣跨境使用便利度和收付效率】4月21日訊,央行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其中提到,促進人民幣跨境使用。提升人民幣跨境使用便利度和收付效率,鼓勵銀行在真實合規前提下,優化單據審覈,加強數據共享,提升“走出去”企業全鏈條使用人民幣進行投融資、項目建設和採購、收益回收等體驗。鼓勵銀行構建以風險評估爲導向的主體分類管理模式,採用多種事中事後覈查方式。研究設計推動“絲路電商”、高端航運業、大型成套設備出口、海外員工服務等領域提升人民幣跨境結算比重的專業服務方案。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加大對出口企業的保險支持力度】4月21日訊,央行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其中提到,加大對國產商用飛機、新能源汽車、大型成套設備等重點出口企業的保險保障力度,推動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加強合作,成立保險共同體,提升對特殊風險保障能力。支持保險公司爲生物醫藥企業開發海外臨牀試驗和高端醫療設備責任保險,對投保企業給予支持。加強對跨境人員意外傷害、醫療、疾病等方面的保險保障,支持保險公司開發跨境人員保險產品。鼓勵機場、港口、旅行社等單位爲跨境人員購買保險產品提供便利。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提高跨境結算效率,便利企業全球資金管理】4月21日訊,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其中提到,優化外匯業務管理模式和展業流程,支持銀行落實外匯展業管理辦法,實施外匯業務流程優化和系統再造,對企業進行外匯合規風險等級分級並提供差異化、便利化金融服務。完善企業集團全球資金管理體系。優化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管理政策,便利主辦企業代境外成員單位開展資金集中收付業務。拓展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及應用場景,提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功能和全球網絡覆蓋。跨境清算公司增強與金融機構協同聯動,共同提升對“走出去”企業的服務水平。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瑞銀房東明:海外投資者希望更好參與中國市場】4月21日訊,瑞銀全球金融市場部中國主管房東明表示,根據近期與海外投資者的頻繁交流,鑑於流動性等需求,一些海外投資者(無論是量化基金還是做市商)希望能更好地參與中國市場。中國監管機構也正在積極地回應全球投資者的關切點,併爲他們提供切實幫助。“我給客戶的建議是,儘管市場存在波動,始終要保持投資,保持多元化投資。”他指出,從多元化角度來看,中國股票估值低於其他新興市場10%以上。一些自主可控的行業如必需消費品等,反而可能受益於目前的變化。中國在許多方面仍能在全球範圍內爲客戶帶來超額回報機遇。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