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周一(10月17日)亞太盤初,美國三大股指期貨漲約0.1%,納指期貨隨後轉跌。 WTI原油期貨跌0.1%,暫報84.55美元/桶。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拜登捍衛強勢美元
今年以來聯準會激烈升息帶動美元匯率大漲,並造成其他貨幣貶值,引發各國批評強勢美元已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但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公開捍衛美元,強調全球經濟惡化不是美元升值造成,而是因為各國經濟不振與政策失當所致。 拜登15日在奧勒岡州出席造勢活動表示:「我不擔心強勢美元,我擔心的是全球其他地區。」他認為美國經濟強盛不需擔心,其他國家經濟不振才是大問題。 拜登表示:「問題在於其他國家缺乏經濟成長及完善政策,美元反倒不是問題所在。」他強調高通膨是全球普遍面對的問題,反駁外界對於美元升值助長他國通膨的說法。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一路從96.21漲至133.30左右,漲幅將近18%且目前水位是1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台幣難逃32元新常態
聯準會(Fed)強勢鷹派升息下,市場預期美元指數年底前可能上攻120,主要非美貨幣包括新台幣在內,今年以來跌跌不休,短期恐難逆轉,未來新台幣不但可預期失守32元,32元更勢必成為新常態。 國際美元指數今年以來至10月14日止累計狂飆17.71%,根據央行統計,同期間主要非美貨幣包括新台幣在內,還有日圓、韓元、英鎊、歐元、澳幣、人民幣等,均崩跌逾二位數。 匯銀主管指出,市場預期Fed將在11月連四次升息3碼,不排除12月連五次升3碼,甚至明年初再升2碼,使得聯邦基金利率區間破5%,「利率飛上天,美股能漲到哪去?美元當然也下不來,新台幣32元是早晚的事」。 外資今年來累計賣超台股早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電視面板 10月下旬全面漲
由於面板價格跌破現金成本,面板廠強力要求「賣價現金成本以下不接單」的政策,再加上三星等品牌廠開始回補庫存,推動電視面板在10月下旬全面漲價。Omdia顯示器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面板廠緊踩價格,上下游形成共識讓價格回到現金成本,避免面板廠持續現金流出。 謝勤益表示,電視面板經過自去年8月起長達15個月的下跌,終於自9月底到10月初回穩止跌持平。由於目前各尺寸價格均已在現金成本以下,為求停止虧損、減少現金流出,目前在面板廠強力要求並採用「賣價現金成本以下不接單」的政策。 另一方面,歷經一年以上庫存管理,通路庫存降至正常水位,三星電子的庫存由先前16周高點降至6周,加上面板價格為歷史新低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英鎊兌美元漲幅(在悉尼盤初)擴大至0.5%。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英鎊兌美元漲幅(在悉尼盤初)擴大至0.5%。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周一(10月17日)悉尼盤初,美元兌G-10貨幣漲跌各異,英鎊兌美元目前漲0.1%,報1.1182,上周五收跌1.4%。 美元兌日元跌0.1%,報148.57,此前已經連續八個交易日上漲,並連漲九周。 美元兌瑞郎跌0.2%,報1.0034,此前連漲五周。 美元兌挪威克朗漲0.3%,報10.7088克朗。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英國新財政政策引起的市場動盪,可能預示著英國將陷入失落的十年,即使短命的財政大臣已被解職,英國首相特拉斯立即取消暫緩公司稅率調升的政策,金融市場仍是驚魂未定。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16日表示,錯誤的政策組合衝擊,顯示政府治理的嚴重缺失,市場正重新衡量英國金融中心及英鎊的地位,或將進一步導致英國國力下滑、英鎊貶值的壓力,使資產持有者承擔價格風險。自10/14爆發英國政經大地震,元大寶華綜合經院16日率先市場,發布首份《英國新財政政策方向對市場的衝擊及後續風險分析》專題報告。元大寶華研究團隊指出,問題在於此次引發爭議的新政策,已讓市場以往所忽略的英國經濟結構問題, 浮上檯面。另一部份來自英國退休基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國(OPEC+)決議自11月起每日減產200萬桶及俄烏戰事仍趨緊繃影響,國際油價向上攀揚;中油宣布,在雙重平穩機制啟動、吸收下,17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各調降0.3元及0.2元。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9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0.4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2.4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6.7元。累計111年至9月底止,中油共吸收約361.4億元。中油表示,本週浮動油價調整原則之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上漲1.47美元,新臺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194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為1.77%。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原應每公升各調漲4.3元及5.7元。不過,本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2年10月16日電)國際貨 幣基金(IMF)估算今年台灣人均GDP可望冠居東 亞,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功不可沒。台經院產經資 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指出,雖然台灣半導體將面 臨景氣調整、美中兩強對峙等3大課題,前景「有挑 戰但不悲觀」。 國際貨幣基金近來估算,台灣今年人均GDP將由3 萬3140美元(約105.6萬台幣)成長到3萬5510美元 (約113.2萬台幣),首次超越日本,也是2003年以來 首次超過韓國,成為東亞第一。 根據「韓國商報」(Business Korea)報導,台灣國 內生產毛額(GDP)快速成長的基礎,在於政府大力 支持半導體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