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加入

加入這個商品討論後可以 張貼文章、回覆留言.

由於大陸國內的鉛錠「內貿價」高於英國金屬交易所(LME)因此,不像鋼鐵有從大陸低價外銷,破壞價格的疑慮,因此,在鉛酸電池需求穩定的情況之下,鉛錠價格已從每噸1,950美元,回升到每噸2,100美元的價位,進行窄幅穩定盤整,泰銘(9927)今年上半年營收跌幅可望收斂,全年則待觀察第三季的逐底狀態。由於今年前5月國際鉛錠價格,比去年同期偏弱,國內鉛錠大廠泰銘,今年前5月累計營收36.92億元,也比去年同期的42.47億元,年減13.06%,不過,今年LME6月的均價每噸2,118.36美元,已比今年5月均價的2,087.50美元,高約30.86美元,泰銘6月營收可望回穩。泰銘發言人童新沅6日表示,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LME期銅收跌40美元,報8319美元/噸。 LME期鋁收跌25美元,報2142美元/噸。 LME期鋅收跌54美元,報2358美元/噸。 LME期鉛收跌27美元,報2066美元/噸。 LME期鎳收漲699美元,漲幅3.41%,報21207美元/噸。 LME期錫收漲313美元,報27633美元/噸。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LME期銅收跌40美元,報8319美元/噸。 LME期鋁收跌25美元,報2142美元/噸。 LME期鋅收跌54美元,報2358美元/噸。 LME期鉛收跌27美元,報2066美元/噸。 LME期鎳收漲699美元,漲幅3.41%,報21207美元/噸。 LME期錫收漲313美元,報27633美元/噸。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LME期銅收跌40美元,報8319美元/噸。 LME期鋁收跌25美元,報2142美元/噸。 LME期鋅收跌54美元,報2358美元/噸。 LME期鉛收跌27美元,報2066美元/噸。 LME期鎳收漲699美元,漲幅3.41%,報21207美元/噸。 LME期錫收漲313美元,報27320美元/噸。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LME期銅收跌40美元,報8319美元/噸。 LME期鋁收跌25美元,報2142美元/噸。 LME期鋅收跌54美元,報2358美元/噸。 LME期鉛收跌27美元,報2066美元/噸。 LME期鎳收漲699美元,漲幅3.41%,報21207美元/噸。 LME期錫收漲313美元,報27320美元/噸。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金嶺南:公司保有金屬資源鍺128噸、鎵760噸 2023年預計冶煉企業完成電鎵16.5噸】7月5日訊,中金嶺南今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主要產品有鋅鉛銀硫銅金鍺鎵等金屬,鍺鎵主要伴生於鋅精礦,賦存於閃鋅礦中,冶煉過程中提取。子公司丹霞冶煉廠擁有國內大規模採用鋅氧壓浸出工藝並綜合回收鎵鍺等稀貴金屬的鋅冶煉工藝技術,並於2017年5月3日申請獲得《一種從鋅置換渣硫酸浸出液中選擇性萃取回收鎵鍺》專利項目。根據公司2022年報,公司保有金屬資源鍺128噸、鎵760噸。公司披露的2023年經營計劃中,預計冶煉企業完成電鎵16.5噸。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馳宏鋅鍺:公司目前生產企業中不含鎵金屬元素】7月5日訊,馳宏鋅鍺在互動平臺上稱,公司主要從事鋅、鉛、鍺系列產品的採選、冶煉、深加工、銷售與貿易。具有年採選礦石300萬噸、礦產鉛鋅金屬產能40萬噸、鉛鋅冶煉產能63萬噸、銀150噸、金70千克、鍺產品含鍺60噸,鎘、鉍、銻等稀貴金屬400餘噸的綜合生產能力。公司目前生產企業中不含鎵金屬元素。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德淵(4720)使用生物基和生物降解材料生產各種熱熔膠產品,與食品包裝、白色家電、汽車裝配、木工和床墊製造商合作;今年更於波蘭建立第一家可堆肥吸管製造工廠,上半年投入運營,新設生物可堆肥的吸管產線,預計每日可供應每日12萬支-20萬支的產能。此外,誠泰科(4767)旗下生質型熱熔膠產品獲經濟部CITD輔導計畫支持,今年推廣至包裝市場運用;另布局大陸空濾市場,無鹵阻燃(UL94-V0)市場量續增,精密電子無塵室應用需求增加,有助拉抬高過濾效率工業應用發展商機。 德淵銷售地區以大中華營收比64%為主力;其次為亞洲其他地區11%,歐洲、美洲各約9%、7%。特化產品應用於車用、行動裝置以及機器人自動化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LME期銅收跌38美元,報8360美元/噸。 LME期鋁收漲10美元,報2168美元/噸。 LME期鋅收跌46美元,報2411美元/噸。 LME期鉛收漲1美元,報2093美元/噸。 LME期鎳收跌72美元,報20508美元/噸。 LME期錫收跌57美元,報27320美元/噸。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杆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其中提到,對此前明確的煉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燒鹼、純鹼、電石、乙烯、對二甲苯、黃磷、合成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築陶瓷、衛生陶瓷、煉鐵、煉鋼、鐵合金冶煉、銅冶煉、鉛冶煉、鋅冶煉、電解鋁等25個領域,原則上應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