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8 壓榨數據低於預期,CBOT黃豆下跌

週五公布的美國NOPA成員黃豆壓榨報告顯示,8月份黃豆壓榨量僅1.615億英斗,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678億英斗,市場預期失望的賣壓導致週五黃豆價格下跌。由於NOPA的結果遠低於預期,2022/23年度的總壓榨量可能會比美國農業部原先的預測下降500-700萬英斗。

玉米同樣下跌,因為本週開始美國玉米即將進入收成期,且今年度美國的玉米供給量增長超過市場預期。

小麥則是上漲,因為在歐盟決定不再延長對烏克蘭五個歐盟鄰國的進口禁令後,波蘭、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週五決定不理會歐盟裁示,宣布對烏克蘭穀物進口單方面實施各自的限制。

加拿大統計局出具報告顯示,加拿大小麥產量略高於夏初做出的預估,但乾燥的天氣狀況將使產量保持在較低水平。加拿大統計局預計,所有小麥產量為2980萬噸,為八年來第二低位,且較去年減少13%。這一預估雖略高於統計局在8月29日的報告中預估的2950萬噸,但低於市場預估的3040萬噸,加拿大是全球第四大小麥出口國。

澳洲氣象局也表示,未來一周將面臨一段炎熱的天氣,可能會打破季節紀錄並威脅到一些農作物。

可可價格週五延續漲勢,西非供應問題仍然是上漲的主因。聖嬰現象被認為是2023/24年度全球可可供應連續第三次短缺的原因,然而,國際可可組織表示,病蟲害比極端天氣更令人擔憂。聖嬰現象可以給西非帶來炎熱乾燥的天氣,但並非每次聖嬰現象都會帶來乾旱。今年的問題主要歸因於先前降雨過多,而不是缺乏降雨。馬來西亞可可局表示,可可的全球供需赤字可能會增加,並使價格保持高位,因為亞洲生產國難以增加產量。在聖嬰現象期間,東南亞通常比正常情況更為乾燥。美國氣候預測中心認為,聖嬰現象有95%的機會持續到2024年第一季度。西非可可倡議負責人表示,跨國巧克力公司需承擔確保運往歐洲的可可符合新的森林砍伐規則的成本,歐盟對此提案持開放態度。巴西農業部表示,已確定該國最大可可生產州巴伊亞州東北部的可可果園中存在輕度花葉病毒。該病毒是侵入性的,目前沒有已知的治療方法,通常需破壞感染區域以防止傳播,而巴西是世界第七大可可生產國。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