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精礦緊縮加劇供應壓力,2025年銅市或將供不應求

銅精礦供應在剛果Kamoa-Kakula礦區因事故調降年度產量目標,加劇市場對精礦供應的擔憂,令礦企對銅加工處理費的預期更加極端。中國冶煉廠在長期合同保障下維持高產,但日本、智利等地冶煉廠已開始減產甚至停產,預示下半年銅精礦緊平衡將向電解銅市場傳導。

精煉銅供應方面,根據國際銅研究組織五月預測,2025年表面看似過剩,但剔除因LMECOMEX價差套利被虹吸至美國的庫存後,非美地區尤其是亞太市場實際呈現緊張。LMESHFE庫存均降至約10萬噸,第四季供應壓力持續加大。

全球貿易流向顯示,非洲持續每月約2萬噸電解銅出口至美國,南美則是美國主要供應來源。中國自非洲和南美的進口量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約4%53%,導致亞洲市場電解銅庫存持續流失。加之日韓、印尼等國冶煉廠檢修與減產,造成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國家銅需求缺口擴大。受銅加工處理長約惡化影響,中國冶煉廠第三、四季虧損可能加劇,後續長單談判前或出現主動減產。在中國冶煉廠減產預期下銅價或將更進一步推升,若減產力度擴大將可能推翻2025年供應過剩的預估,轉為供不應求。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