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資戰報 2025.02.25

VanEck半導體ETF (SMH.US)
微軟(Microsoft) 近期取消了部分美國數據中心的租約,引發市場對其長期 AI 計算能力需求的疑慮。根據 TD Cowen 的報告,微軟終止了數百兆瓦的數據中心租約,相當於約 兩座數據中心,並與至少兩家私人數據中心運營商解除合約。此外,微軟也縮減了將「資格聲明(Statements of Qualifications)」轉為正式租約的進度,這些聲明通常是租約簽訂前的重要步驟。
儘管微軟未對 TD Cowen 的報告作出回應,但該公司在週一的聲明中重申了 截至 6 月結束的財年支出計劃,並強調將繼續在全球擴展 AI 數據中心。

取消租約原因不明 AI 需求是否過剩成關鍵
微軟縮減租約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 TD Cowen 提出了幾種可能的解釋:
OpenAI 與 Oracle 合作影響OpenAI 作為微軟的最大 AI 合作夥伴,近期開始將部分運算工作負載轉移到 Oracle,這可能導致微軟減少部分 AI 運算基礎設施需求。
微軟自身數據中心擴建微軟本身已是全球最大的數據中心業主之一,並計劃投入數十億美元擴展自有設施。TD Cowen 也推測,微軟可能將部分原本分配給海外的投資轉向美國市場。
市場 AI 需求可能低於預期儘管微軟執行長 Satya Nadella 在 1 月的財報會議上強調,為了應對「指數級增長的 AI 需求」,公司將維持高額資本支出,但此次削減租約仍可能反映市場對 AI 運算能力需求的放緩。

微軟 AI 基礎建設計畫仍持續進行
微軟股價在週一盤前交易中變動不大,公司發言人則強調:「雖然我們可能在某些領域調整或放緩基礎建設,但我們仍將在所有地區保持強勁增長。今年度 800 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計畫仍然不變。」
然而,微軟削減數據中心租約的消息導致與數據中心能源需求相關的 歐洲能源股下跌,包括 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 SE) 和 西門子能源(Siemens Energy AG) 股價受到影響。

AI 投資泡沫?市場對高額支出提出質疑
微軟、Meta、Alphabet(Google 母公司) 和 Amazon 等科技巨頭近年來大舉投資 AI 運算基礎設施,市場一直質疑 AI 是否有足夠的 實際應用場景 來支撐這些巨額投入。
近期,中國 AI 新創 DeepSeek 推出了一款 低成本開源 AI 模型,聲稱能以極低成本實現與美國 AI 技術相當的性能,進一步引發市場對 AI 運算成本與效益的討論。
儘管外界對 AI 過度投資 的疑慮升溫,微軟高層仍淡化 AI 運算產能過剩的風險,並表示大部分支出仍將用於 AI 晶片和數據中心,以支援新一代 AI 服務。

競爭對手 AI 佈局不減
即便微軟調整部分 AI 投資,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仍在擴大 AI 基礎建設支出:
Amazon:承諾投入 1000 億美元
Alphabet(Google):計劃投資 750 億美元
Meta(Facebook 母公司):計劃支出 高達 650 億美元
阿里巴巴:宣布 未來三年內投資 3800 億人民幣(約 530 億美元),目標成為 AI 領域的領導者
此外,微軟與 OpenAI 的合作模式也在發生變化。今年 1 月,OpenAI 宣布與 軟銀(SoftBank) 合作,計劃共同投資至少 1000 億美元(可能高達 5000 億美元),用於 AI 數據中心與基礎設施建設。


新聞來源:Bloomberg

Microsoft(基礎建設軟體);微軟公司開發、製造、授權、銷售和支援軟體產品。該公司提供作業系統軟體、伺服器應用軟體、企業及個人應用軟體、軟體開發工具,以及網際網路與企業內部網路軟體。微軟亦開發電視遊戲機與數位音樂娛樂裝置。

#群益期貨 #美股投資戰報 #美股 #成交量排名 #高價股排名 #當日波動排名 #漲幅排名 #跌幅排名 #港股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