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資戰報 2025.01.31

蘋果 Apple (AAPL.US)

蘋果 Q1 財報:iPhone 成長放緩,但服務業務助力利潤創新高
蘋果於 1 月 30 日(周四)盤後公布 2024 會計年度第一財季(截至 12 月 28 日)財報,整體營收年增 4%,但 iPhone 部門的成長已趨緩,表現未達華爾街預期,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更下滑 11.1%。然而,受惠於服務業務的強勁增長,蘋果的毛利率再創新高,並在第二財季營收展望優於市場預期的激勵下,帶動盤後股價上漲近 3%。
毛利率創歷史新高,服務業務成關鍵動能
蘋果第一財季的毛利率達 46.9%,不僅超越分析師預估的 46.5%,更刷新公司歷史紀錄,略高於 2024 年 3 月創下的 46.6%。服務業務的蓬勃發展成為蘋果利潤成長的關鍵驅動力,彌補了 iPhone 銷售動能放緩的影響。
第二財季展望:整體成長維持穩定
展望 2024 會計年度第二財季(截至 3 月底),蘋果預期營收將以「個位數低至中段」的百分比年增長,而服務部門則預估實現「低兩位數」的成長。不過,由於美元走強,公司預計外匯因素將對整體銷售額造成約 2.5% 的負面影響,在匯率調整後,整體成長率將與第一財季的 6% 接近。
此外,蘋果預估第二財季的毛利率將介於 46.5% 至 47.5% 之間。華爾街分析師預測,該季蘋果的每股盈餘(EPS)為 1.66 美元,營收則為 954.6 億美元。

財報亮點與分析師預期對比
蘋果第一財季(截至 12 月 28 日)財務表現
EPS(每股盈餘): 2.40 美元(優於預期 2.35 美元)
營收: 年增 4% 至 1243.0 億美元(略高於預期 1241.2 億美元)
純益: 年增 7.1% 至 363.3 億美元
毛利率: 46.9%(高於預期 46.5%)

各業務部門營收表現
iPhone 營收: 691.4 億美元(年減 1%,低於預期 710.3 億美元)
Mac 營收: 89.9 億美元(優於預期 79.6 億美元)
iPad 營收: 80.9 億美元(超越預期 73.2 億美元)
其他產品收入: 117.5 億美元(低於預期 120.1 億美元)
服務收入: 263.4 億美元(超越預期 260.9 億美元)

中國市場銷售大幅下滑
本季是 iPhone 16 推出的第一個完整季度,蘋果也在這一季度推出了 Apple Intelligence AI 套件,然而,大中華區(涵蓋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業務表現明顯疲軟。該市場銷售額下降 11.1% 至 185.1 億美元,是自去年同期(下降 12.9%)以來的最大降幅。
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在已經開放 Apple Intelligence 的市場,iPhone 16 的銷量表現較為強勁。然而,目前該 AI 功能僅適用於少數英語系國家,在中國市場尚未推出。不過,蘋果計劃於 4 月發布更多語言版本,其中包括簡體中文版。
庫克進一步解釋,蘋果在中國市場面臨的 11.1% 銷量降幅主要受到三大因素影響:
渠道庫存變化——經銷商庫存調整影響銷售數據
Apple Intelligence 尚未在中國推出——消費者尚無法體驗新功能
中國政府補貼延後影響銷售時機——新一輪補貼政策在 Q1 結束後發布,可能導致部分消費者推遲購買決策

設備基數再創新高,穿戴式產品銷量下滑
庫克表示,蘋果的全球活躍設備基數已達 23.5 億台,相比去年同期的 22 億台,持續創新高,顯示其生態系統仍在擴展。
然而,「其他產品」類別(包含 Apple Watch、AirPods、Beats 及 Vision Pro)本季銷售表現不如預期,營收年減 2% 至 117.5 億美元,顯示穿戴式設備需求有所放緩。


服務業務崛起,改寫蘋果「設備公司」定義
蘋果的服務業務正逐漸成為公司的獲利引擎,顯示其已不再只是傳統的「設備公司」。該部門涵蓋 App Store 購買、廣告、支付、AppleCare 支援及各種訂閱服務,這些業務的強勁成長有效抵消了 iPhone 銷售放緩 及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趨於飽和 的影響。
蘋果執行長庫克指出,該公司的 付費訂閱數量已突破 10 億,涵蓋 Apple TV+、iCloud 等自家服務,以及透過 App Store 訂閱的 第三方應用程式。
服務業務強勢成長,助推毛利率創新高
財務長 Kevan Parekh 表示:「服務業務為公司的整體 毛利率 帶來額外增值。」本季,蘋果 服務收入年增 4% 至 263.4 億美元,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並占公司總營收 約 21%。蘋果上季度曾宣布,其 服務部門已發展為年收入突破 1000 億美元的業務。
過去,蘋果的營運模式主要由 iPhone 銷售 驅動,毛利率長期維持在 38% 至 39% 之間,反映其在供應鏈管理與產品定價上的優勢。然而,隨著 iPhone 成長放緩,蘋果 大舉進軍服務領域,這一策略顯著改變了其財務結構。2021 年,該公司毛利率突破 40%,並持續提升。本季,蘋果毛利率達到 46.9%,創下歷史新高。
股價與股東回報持續攀升
華爾街向來偏好 高毛利、高獲利 的業務模式,蘋果的轉型策略也獲得市場認可。2023 年,蘋果股價 上漲 31%,表現優於那斯達克指數,公司市值更攀升至 3.6 兆美元,穩居全球最具價值企業之一。
此外,蘋果宣布 每股發放 25 美分股息,並在本季 投入 300 億美元 進行股息派發與庫藏股回購,持續回饋股東。
蘋果正從 硬體導向的企業,轉型為 更具韌性的軟體與服務生態系統,這不僅降低對 iPhone 銷售的依賴,也進一步穩固其在全球科技市場的領導地位。


新聞來源: 鉅亨網

Apple(通訊設備);蘋果公司設計、製造並行銷個人電腦及相關個人電腦及行動通訊裝置,以及各種相關的軟體、服務、周邊設備,以及網路解決方案。 蘋果透過其線上商店、零售店、直接銷售、第三方批發商,以及經銷商,於全球各地銷售其產品。 

#群益期貨 #美股投資戰報 #美股 #成交量排名 #高價股排名 #當日波動排名 #漲幅排名 #跌幅排名 #港股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