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A14製程 拚2028量產

台積電於美西時間23日在加州舉辦2025北美技術論壇。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指出,台積電先進邏輯技術,為客戶釋放創新,以推進AI未來。據規劃,台積電2026年下半年量產A16,而次世代製程節點A14,緊接在2028年量產。

 台積電正式揭露A14布局,作為台積電第二代奈米片(NanoFlex),相比2奈米性能得到飛躍性提升,法人認為,有利於深度參與先進製程節點研發的台廠,如中砂、家登等業者。據悉,台積電大同盟(TSMC Grand Alliance)夥伴共襄盛舉,包括ASIC公司世芯-KY、創意,IP(矽智財)業者M31、力旺皆有參展。

 台積電大同盟設計技術協同優化,相較下半年即將量產的2奈米,A14同功率下速度提升10%~15%,同速度下功耗降低25%~30%,邏輯密度提高1.2倍,預定2028年量產;不過,具備晶背供電版本的A14,預計要到2029年才會開始生產。

 魏哲家表示,台積電先進邏輯技術如A14,是連接實體和數位世界的全方位解決方案組合的一部分。透過更快運算和更好能效,來推動AI轉型。

 力旺、M31配合台積電進行先進製程節點的矽驗證。法人指出,M31陸續有高階手機晶片導入2奈米IP,來自北美IDM客戶也積極在最先進製程節點採用,第一季順利與韓系代工廠簽約,交付IP並收取費用;力旺NeoFuse持續在各種先進製程上開發,2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節點順利進行。

 世芯透露,已拿下3、2奈米Chiplet(小晶片)design win,有望成為最快推出Chiplet產品之業者。外界分析,與台積電深度合作,不僅能取得技術領先優勢,更卡位稀缺的先進封裝產能。

 晶片業者認為,2奈米後,多數產品走向homogenous (異質整合),以降低SoIC成本,對ASIC而言,2奈米或以下製程節點的NRE(委託設計)將大幅增加,由於初期成本非常高,設計需要多次Tape-out(流片),只有口袋深的CSP/新創業者有能力介入。(相關新聞見A3)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