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落底要有四條件 兩種類型股CRIF提議追蹤

台股跌跌不休,見底不是底,CRIF中華徵信所25日提出說法,認為滿足了以下4個條件,底部比較可能浮現:一、融資餘額至少再減少1,000億元,甚至能隆至1,000億元以下;二、外資全面翻多;三、大盤特定類股或權值股,反覆出現連續性大量買盤;四、利空不跌,股市跌無可跌。

由於績優超現在也普遍面臨超跌,CRIF集團台灣研究團隊提出兩類股票,提供投資人可以留意:其一、上市櫃公司連續三個月營收成長的個股,同時間股價已發生超跌現象,目前有多達78家公司;二、個股的本益比低於10倍,且股價淨值比低於1.5以下的大型權值股及集園股。

由於台股和美股連動性高,CRIF台灣團隊指出,美股如果不止跌,台股也難見底,尤其是美股費城半導體指數,受制裁中國大陸半導導體影響極深,全球半導體公司正在尋求轉移市場的因應之道,這個轉換過程需要一段時間去調整,大趨勢要2到3年才能落實,「至少要見到費城半導體指數先見底,台股才有機會跟著底部浮現。」

目前台股最大危機在於外資賣超不止。據金管會統計,今年前9月各月份外資均呈賣超,累計賣超1兆2,464.11億元;10月至10/21為止也賣超1,020.97 億元,合計賣超達1兆3,485.08億元。到目前為止外資賣超都沒有停止,台股仍然易跌難漲。尤其是權值股今年跌幅都相當可觀。因為在下跌中經常被外資當作提款機,因此在權值股落底之前,大盤也不易穩定。

CRIF台灣團隊舉例台積電,儘管今年前9月營收成長42.56%,但是在外資減碼下,外資持股比由75.19%,下隆到10/21的70.88%,10月間及至10/21外資賣超就達102,406張,台積電股價的下跌已無關其業績,而是市場氛圍使外資不斷賣出,才是關鍵問題。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