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住通董座:產業轉型和打房 商用不動產短空長多

富住通商用不動產董事長莊明昇18日表示,值此國內產業轉型階段,在AI半導體高科技產業鏈的帶動之下,商用辦公室、廠辦、新興重劃區內、產業園區及週邊土地需求,持續增加,但,受到政策打房影響,中短期獲利空間不再,長期持有投資仍看好,REITs型商用不動產將成未來投資趨勢。

2023商用不動產市場研究發表會,18日下午在高雄漢神巨蛋舉行,共同主辦單位的富住通商用不動產董事長莊明昇、高雄市商業會理事長劉憲同、國立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主任張桂鳳、高雄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理事長鄭清中、以及高雄市房屋市場調查協會理事長黃詩萱等人出席,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長楊欽富應邀以「危老都更的政府政策資訊與執行」為題,發表專題演說。

針對今年上半年,高雄與台南整體不動產的成交統計,住通商用不動產董事長莊明昇指出,受到打房政策的影響,不論是高雄、或是台南,整體不動產的交易金額至少都下跌超過35%,預期今年的交易量,將會持續下滑。

其中,高雄今年上半年成交金額約1,464億元,比2022年的2,278億元,年減35.73%,台南今年上半年交金額約882億元,比2022年的1,439億元,年減38.71%,同步創下2017年以來的同期新低。

如果扣除住宅產品的交易,包括建地、店面、工業用地、以及工業廠房等所謂的商用不動產,衰退幅度更大,他說,高雄今年上半年商用不動產成交總額只有650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184億元,年減達45.10%,台南今年上半年商用不動產成交總額則剩501億元,比去年同期的899億元,年減44.27%。

莊明昇表示,造成此一結果,主要是民眾期待居住正義,政府持續提出抑制房價的政策、房價持續居高不下,整體交易時間拉長、大型建商雖持續在市場上獵地及整合,但,中小型建商如開發時程不及,甚至不開發直接賣地、兩岸局勢緊張、以及下半年度選舉熱度持續加溫等因素所致。

對於都更危老議題,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長楊欽富指出,高雄住宅總戶數約111.08萬戶,其中,屋齡超過30年戶數約57.96萬戶,占比過半,達52%,為了推動危老重建,高市府從2022年開始,啟動「危老重建123」措施。

「1」條龍服務由高雄工務局設立單一窗口受理耐震評估、合法房屋、重建計畫併案申請,「2」項補助包括重建計畫書每案5.5萬元、初評每案最高2 1.5萬元、詳評每案最高40萬元,並有最高1.4倍基準容積、房屋稅及地價稅減半徵 收最高12年、以及融資最高重建後銷售金額70%等「3」大獎勵。

他說,高雄危老重建案從2017年迄今,已有334件提出重建計畫書,核准259件,已經取得建築執照的有161件,建照戶數約11,868戶,預估今年核准的危老重建的目標案量是120案,比2022年的核准件數92件,年增30%左右。

楊欽富指出,由於未來的土地重劃會越來越少,都會區素地將大減,因此,透過危老重建的基地取得,將成為建商未來興建住宅的方向。

他表示,根據台北的經驗,具有綠建築、智慧建築標章的A級商辦供不應求,因為,外商進駐台灣只會選擇這類的A級商辦,唯有如此,才能符合國際再保公司的投保規定,而高雄未來的A級商辦需求漸增,因此,建議高雄建商在報行危老重建、或新建商辦時,應選擇興建A級商辦。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