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供應鏈 陸企占比高

中國電動汽車產業迅速崛起,在海內外逐漸占據舉足輕重地位。據統計,中國企業在尖端材料和電動汽車等18個品類的全球市占率均上升。電動車表現亮眼,以鋰電子電池相關領域尤為顯著,電動車產業更有望接棒互聯網巨頭,成為帶動中國經濟成長的動力。

日經中文網5日報導公布2022年全球「主要商品與服務市占調查」顯示,中國企業在電動汽車、電池材料和液晶面板等18個品類市占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在中國車企積極開發上下游業務背景下,電動車產業發展可觀,主導全球電動汽車的供應鏈。

數據顯示,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電動車整車於2022年市占率居首位為18.9%,而包括比亞迪在內的前三大中國製造商加總則高達27.7%。此外,做為電動汽車所需的重要材料,中企占有鋰電池絕緣體市場前五名中的四位,市占率總計為63%,中企並於車載鋰離子電池領域占據60%市場。

融資方面,投資研究機構Preqin數據顯示,儘管中國的創投融資總額降至2019年以來低點,但電動車相關初創企業於2022年仍吸引152億美元創投,創下該行業的最高紀錄。汽車和電池出口保持增長,也對緩解中國消費經濟低迷至關重要。

另據華爾街日報5日報導,對比中國過去10年來的行業熱點互聯網,不僅歷經近年的監管整頓,再加上市場需求減弱,導致增長放緩。由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中國互聯網企業帶領中國經濟起飛的年代已然過去,轉由電動車產業接棒。

面對中國電動車崛起,美國拜登政府於2022年8月通過「通膨削減法」(IRA),斥資約3,690億美元投入能源安全保障和氣候變遷議題,針對美國生產的純電動車和鋰離子電池設置稅收優惠政策,積極將中國等特定國家從電動車供應鏈中剔除。

投資機構威信(SingAlliance)數據顯示,旗下資金在過去一年間,已兩度增持中國車企龍頭比亞迪。

威信駐新加坡投資管理主管劉賢指出,若觀察各類型企業在全球哪些領域具有競爭優勢,將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電動汽車正占據中國領導地位。


309efdf9438f198d36098bfc59918917_600X600.jpg

工商時報 楊晴安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