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若祭晶片關稅 自家人先遭殃

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正劍指半導體產品,此舉將對科技業造成巨大壓力。

 Yahoo Finance報導,科技業向來依賴「中國製造」,以供應美國所需電子產品。一旦川普對半導體課徵關稅,將迫使晶片製造商不是提高產品價格,轉嫁給下游客戶,就是得自行吸收成本,對於亞馬遜、谷歌、Meta及微軟而言,須支付更多費用建設資料中心,發展AI技術。

 關稅不會讓晶片商一夕之間開始建造晶圓廠,台積電或三星雖然都在美國設廠,但多數仍是依賴美國以外的晶圓廠。即便如此,科技巨頭仍將面臨沉重壓力。

 KeyBanc資本市場的股票分析師John Vinh表示,隨著價格上漲,終端需求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而最後將回過頭來影響上游的晶片商。

 不過華爾街投資機構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Dan Ives認為,短期內晶片公司面臨的風險較低,尤其是與AI有關的產品。「關稅不會影響AI革命,相信即使關稅持續一段時間,會有產品從這項政策中豁免,可能包括蘋果與輝達的晶片,但一切都無法獲得保證,最終仍由川普決定。」

 科技網站Verdict指出,若川普對台灣晶片徵收100%關稅,恐嚴重衝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使仰賴台灣晶片製造的企業成本上升,預估美國晶片價格可能因此上漲59%。

 外交部公眾會副執行長陳怡君4日強調,相關產業甚至能幫助美國企業,將持續與美方溝通,關注美方政策發展,在既有基礎上,繼續強化、深化台美關係。

 陳怡君強調,台灣是高科技產業的產業鏈的一部分,台灣所生產的晶片,最終會組裝到電腦及周邊的設備、通訊電子、汽車工業等等的產品上,包括iPhone跟Tesla電動車。

 陳怡君表示,外交部已注意到川普要課徵關稅等發言與發展,亦了解美國新政府上任後相關施政,我駐美代表處將與美國行政部門保持密切聯繫和充分溝通。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