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化 油價跌需求增營運有撐

中東產油國決定執行增產計畫,身為國內能源概念股指標台塑化營運看法引發關注。台塑化總經理林克彥表示,OPEC+決定擴大增產,各國與美國談判結果也尚未明朗,短期油價呈現偏弱走勢。

 對於新台幣急升影響,林克彥指出,若以公司單月營收500億元水準來看,每月約需有十幾億美元現金進行採購,加上油品外銷比重不低,本就有龐大美元現金部位。過往當美元貶值1美元時,單月匯損依營運水準,匯損約新台幣5,000萬至1、2億元。短線新台幣急升約1成,匯損干擾將無法避免,但因營運採購、銷售均以美元計價,匯率波動之負面衝擊應可在承受、因應範圍。

 由於油品不在美國對等關稅影響範圍,加上近期油品市場需求持穩升溫,林克彥認為表現可望較去年同期活絡轉佳,烘托成品油煉油價差齊步回升2位數穩健水準。

 其中,汽油煉油價差從先前的每桶6.8美元提升至11美元,柴油煉油價差由13.8美元推進至16美元,航空燃油也從12.6美元上揚至15美元,加上國際油價走跌,國內油品銷售成本吸收包袱也明顯改善,有助增添台塑化營運支撐力道。

 此外,台塑化6日董事會通過第一季財報。受惠1、2月油價彈升支撐,第一季營收季增16.4%,營業利益37.35億元,擺脫去年第四季虧損陰霾,稅後純益36.85億元,季增184.6%,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39元,蟬聯台塑四寶獲利領先。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擴大原油增產,加上市場擔憂全球經濟恐因美關稅政策逐步趨緩,國際原油價格快速下跌;4月布蘭特原油每桶價格失守65美元整數關卡,5月近期價格又一度跌破60美元。

 不過,歐美地區持續有營運效率不佳的煉廠面臨關閉處置,而氣候回升,歐洲柴油需求推升,美國汽油需求也活絡增加,台塑化預期第二季成品油需求可望優於去年同期,有利煉油事業成品油煉油價差表現。

 其中,第二季亞洲煉廠進入密集檢修期,煉廠定檢的日產能約200萬桶,高於首季的115萬桶,支撐新加坡柴油價差走勢;市場預期美國第二季汽油每日需求將較前季增加50萬桶,歐洲也將增加20萬桶,且第二季歐美約有每日64萬桶的煉廠產能關閉,預期新加坡汽油價差將緩步上漲。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