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晶片法案資金 美政府擬入股英特爾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川普政府正和英特爾(Intel)深入談判,考慮利用晶片法案資金,讓美政府直接入股這家晶片大廠,對於營運陷入瓶頸的英特爾而言,此交易既符合川普美國製造業優先的期望,又能緩和執行長陳立武面臨的政治壓力,還可藉此推進原本延宕的俄亥俄州晶圓廠擴建計畫。

此外美國總統川普15日飛往阿拉斯加途中,在空軍一號向記者透露,他將在未來兩周對半導體徵收關稅。他還暗示對進口半導體徵收的關稅可能更高,設定稅率可能是200%或是300%。

半導體業者關注,認為若由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由政府主導的競爭格局更為複雜。研判美國總統川普應會「強烈建議」各大晶片廠出資,尤其目前AI晶片進入大陸需獲其首肯,這就會使晶片業者將部分訂單交由英特爾代工。

此一作法,一方面凸顯半導體已成國家級戰略,對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而言不是好消息,未來還有半導體關稅等武器等著面對;IC設計業者指出,英特爾有訂單挹注、代表提升良率的機會,不容小覷,現階段台積電還有足夠時間及護城河因應。

從輝達、AMD在大陸銷售晶片15%營收上繳美國政府來看,業者擔憂,是否其他半導體業者也必須跟進。另外,晶片製造回歸美國已成趨勢,在川普強硬手腕之下,成本效益將不會是首要考量。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11日在白宮與陳立武會面時,討論過此構想,但仍處於初期階段。川普冀望能提振美國在半導體製造領域的市占,美官員一直視英特爾為最有機會挑戰台積電的美國企業。

英特爾不願就美國政府考慮入股發表評論,僅表示期待續與川普政府合作,推進共同的優先事項。白宮發言人則稱,除非正式宣布,應把這類討論視為臆測。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