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訂單連六紅 金額寫最佳7月

經濟部統計處20公布,7月外銷訂單為576.4億美元,續創歷年同月新高紀錄,年增15.2%也寫下連六紅。統計處說明,主因人工智慧等需求續增,電子產品表現超乎預期,因新興科技需求不墜,預估8月外銷訂單仍可維持雙位數成長。

 統計處進一步分析說,雖然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需求續增,但部分傳統貨品需求疲弱,加上受到海外同業產能過剩的影響,抵銷了部分增幅。

 如按貨品別觀察,受惠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活絡,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續增,7月訂單分別年增24.8%、15.5%。

 傳統貨品方面,市場需求續疲,加上海外同業產能過剩影響,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皆年減雙位數。機械產品則因自動化設備訂單持續成長,年增6.2%。

 統計處處長黃偉傑指出,即使有美國政府推出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但受益於新興科技需求,電子產品表現超乎預期,據統計處預估,8月外銷訂單金額555億~575億美元,年增10.5%~14.5%;黃偉傑同時也提醒,據廠商回應,部分貨品拉貨潮開始趨緩,例如資訊通信、機械接單金額,7月已呈現月減,由於各廠商所處的供應鏈位置不同,受美對等關稅影響程度並不一致。

 來自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8月份接單看法顯示,預期接單將較7月份增加的廠商家數占12.3%,持平者占56.6%,減少者占31.1%;按家數計算的動向指數為40.6,按接單金額計算的動向指數則為48.1。預期8月份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7月份減少。

 展望下半年的出口表現,統計處表示,貿易政策及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全球經貿表現,抑制投資及消費動能,但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對我國半導體先進製程及伺服器等供應鏈需求不墜,加以下半年起,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備貨旺季,有助外銷接單動能穩定成長。(相關新聞見A4)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