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暴力升值再上演? 卸外匯避險重負 壽險業求解

美國聯準會9月高機率將啟動降息,新台幣升值壓力隨之攀升。今年5月初新台幣暴力升值,令握有近21兆元海外投資的壽險業心有餘悸,為此,壽險公會已要求各公司成立專案小組,與會計師公會研商解方,以減輕壽險業每年龐大外匯避險費用負擔。

 今年7月底壽險公司資產近36兆元,其中近6成投資國外、規模逼近21兆元,新台幣升值會讓壽險公司海外投資大舉縮水,導致壽險業每年均投入巨額成本避險。金管會主委彭金隆8月初以來,分別和數十家壽險公司董總面談,深入了解壽險公司遇到的問題,不少壽險業高層提出,希望能解決長期以來外匯避險成本高昂的問題。

 壽險業者透露,壽險公會近期將成立外匯專案小組,具體做法是,蒐集各壽險公司的意見後,會與會計師公會協商,就「會計準則」與「公允價值」間,對於保險公司的AC(按攤銷後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可視為持有至到期)部位的美債(台幣負債,美元資產),是否有空間,讓壽險公司不需每月將匯率波動的評價反應在損益表上,並讓保險公司可將減少的匯率避險成本,放入資本項下用以充實資本。但最終仍須經金管會同意。

 聯準會調降利率預期發酵,點燃新台幣升勢,相較於9月3日新台幣匯率還在30.728元,16日已升抵30.101元,半個月升值6.27角,升幅達2.08%。一旦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新台幣有機會繼續升值,頗令壽險業者憂心。

 金管會統計顯示,2024年壽險業總避險成本高達3,851億元,締造歷史新高,且高於壽險業稅前盈餘3,155億元。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曾說,美台利差擴大,國內壽險業一年得付3,600億元的避險成本,但長期來看,新台幣匯率大致都在27~33元之間波動,「假設能把這3,600億元省下來,壽險業可多賺3,600億元,或多增資3,600億元,都比丟到太平洋裡好。」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