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搶攻玻璃基板 台廠嗨

矽光子與玻璃基板兩大次世代技術,被視為下一階段晶圓代工競爭的決勝關鍵,將重新定義AI晶片的運算與封裝架構。業界分析,隨著輝達(NVIDIA)宣布斥資入股英特爾(Intel),雙方合作除了順應美國政府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的戰略需求外,也有助於加速矽光子與玻璃基板等次世代技術到位,為AI基礎建設鋪路,台廠鈦昇、群翊等業者直接受惠。

 輝達攜手英特爾合作,除了看上x86系統的龐大生態系之外,由美國政府推動的半導體美國製造,被外界視為關鍵因素。設備業者分析,輝達可能先從英特爾先進封裝進行合作,其中,已經在美國製造的4奈米Blackwell晶片,可交由英特爾2.5D/3D之Foveros技術來實現真正美國產晶片。半導體業者直指,由於仍處發展階段,玻璃基板、矽光等次世代技術將是晶圓代工大廠決勝關鍵。

Intel Foundry封裝與測試業務集團副總裁兼總經理Mark Gardner先前受訪時指出,目前的基板(Substrates)搭配EMIB(嵌入式多晶片互連橋接技術)橋接,已能超越9倍光罩大小;此外,玻璃基板將在2028年左右作為補強技術導入,現階段正與數家關鍵供應商建立產業產能。

群翊與美系IDM廠練兵超過五年,TGV(Through-Glass Via)為少數能幫助客戶穩定生產之業者。供應鏈透露,群翊具備豐富參數資料,對於玻璃材料、CoPoS的掌握度高;近期伴隨AI爆增的PCB需求,截至第二季底手握28.96億元之合約負債,占股本高達476%。

Mark指出,英特爾只在基板中放置小型橋接的方式,讓其玻璃基板應用較競爭對手具備技術和成本優勢;另外,公司先進封裝產能規模超過業界2倍以上,且100%的EMIB橋接和Foveros技術都在美國製造,提供地理多樣化優勢。

半導體業者分析,美國政府、輝達投資英特爾的最大因素,是為補上美國在地晶片製造的最後一哩路;過去英特爾筆電處理器Lunar Lake就是與台積電合作,Compute tile由台積電3奈米製程生產,再以自家Foveros(3D堆疊)進行多晶片封裝。

在資金到位、大廠合作關係確認下,英特爾有望逐步重拾晶圓代工競爭優勢,以靈活的商業模式,客戶可選擇僅封裝服務,或與其他代工廠合作。業者表示,光訊號在矽介質有較多損耗,相對以玻璃材質的光電轉換效率更好,期許在光互連時代市場完全競爭,達到AI基礎建設的普及。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