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40充電站 台灣大接手

隨國內電動車充電站競爭白熱化,裕隆集團旗下裕電電拍板轉型「輕資產」經營模式,旗下位於商場、賣場等近40個充電站點,將交由台灣大哥大投資的MyCharge接手運營,裕電電只保留部分自營與企業型據點,如台積電園區、社區建案及汽車展間及家用充電運營,轉向服務平台角色,尋求在產業快速變化中開闢新藍海。

 根據裕隆集團充電站的發展藍圖,轉型目標不在於縮減版圖,反而是進一步強化平台整合能量,透過三大策略,將有助於鞏固裕隆在電動車生態鏈的關鍵地位。

 事實上,裕隆在入主LINE GO後,積極推動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多元移動服務)布局,在充電站營運方面,電動車充電地圖正式上線,目標就是將不同充電營運商納入平台。

 目前LINE GO的充電地圖除已整合裕電電的「YES!來電」,及EVALUE、車車電充(Cha-Cha Charging)等充電服務品牌;隨YES!來電部分站點轉由MyCharge運營,並擴大加入平台,用戶將可透過LINE GO平台搜尋並使用更多元的充電資源。

 隨著裕隆集團此次與MyCharge合作,接下來納入MyCharge據點後,LINE GO平台串聯的充電據點將突破900座,涵蓋逾3,500支AC與DC充電樁。另,裕電電在格上Go Smart亦設有「Go Smart隨插即充快充站地圖」,目前已涵蓋全台近150個站點、700支快充網絡,並與EVOASIS、U-POWER等充電營運商合作。

 市場分析,裕電此番轉向「平台化」,恰與台灣大最新戰略布局形成互補。台灣大旗下MyCharge充電服務自去年底推出以來快速擴張,目前已進駐Costco、秀泰生活及商辦場域,近期同樣積極布局移動服務領域,入股WeMo共享機車後,WeMo服務已於8月在LINE GO上架,接下來也將與iRent策略聯盟,協助iRent補足其在北部地區老舊機車淘汰後的服務缺口。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