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定調三大住宅政策

內政部定調老宅延壽與擴大自主都更、虛坪改革,及近零碳建築為三大住宅政策。內政部表示,透過整合科技、法制與產業,將強化住宅政策、擴大內需,發展不動產業,創造出新的經濟動能。與此同時,國土署將研議修正都更容獎辦法,將新增社宅容獎項目,規範符合一定樣態的公辦都更案優先提供社宅,落實居住正義。

 三大政策中,又以台灣建物面臨「人屋雙老」挑戰最為凸顯,使內政部決定加速推動「老宅延壽計畫」。將優先針對屋齡超過30年、無結構安全疑慮的4至6層集合住宅或6層以下透天住宅,提供耐震評估及修繕經費補助,結合衛生部長照3.0及經濟部深度節能政策,讓長者可在地安養,並改善建築能耗、降低建築碳排。

 內政部24日在高雄舉行最終場住宅政策座談會,次長董建宏強調,都更是政府最重要的都市發展政策,內政部規劃以資金融資的財政支持,降低民眾自主都更常見的籌資困難,進而增加更新效率。因此,將洽商中央銀行研議銀行放寬自主都更貸款集中度管理,規劃由中央都市更新基金提供信用擔保,協助民眾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擴大推動自主都更。

 在既有居住政策外,國土署也研議修正「都更建築容積獎勵辦法」,將新增社宅容積獎勵項目,規範符合一定樣態的公辦都更案優先提供社宅。此外,內政部未來也會透過金融支持、稅賦減免與專業輔導等管理策略,與民間共同合作,擴充房產供應來源,以提供民眾或青年使用,一同落實社會照顧與責任。

 另一方面,內政部檢討住宅公共設施配置比例與購屋合理負擔等問題,推動「虛坪改革」,將一般電梯增列為免計容積項目,另增訂管委會設置面積的合理標準及上下限,導入「適質適量」設計思維,引導住宅產品之公設回歸合理配置。

 同時,針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現行將法定停車空間列為共用部分的規定,也將研議修法,明確區分「停車空間」與「居住公設」,未來停車空間將朝調整為「專有部分」方向規劃,除可核發權狀並出售,以貼近實際使用外,民眾能更清楚辨識「實際使用坪數」與「公設項目」,讓購屋資訊更透明,市場運作也更公平合理。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