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業震撼 整體產業須面對警訊

巨大自行車遭美CBP發暫扣令一事,除引起政府重視,台灣自行車業界也高度關注。同業指出,此事件反映出國際市場對於「勞工人權」與「供應鏈透明」的要求愈來愈嚴格,對整個產業都是一個重要提醒。巨大遭遇美方暫扣令的消息,讓自行車同業普遍感到震撼,因為這不僅是單一企業的挑戰,更是整個台灣產業必須面對的警訊。

 業界表示,依照RBA責任商業聯盟(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準則,外籍移工在跨國工作時所需要的仲介費、體檢費和來台交通費,應由雇主全額負擔,而非由移工自行支付,若未能落實,恐導致移工陷入債務壓力,也會引發國際社會的關切與質疑。但巨大已自今年1月起,全面推動零招聘費政策,卻仍然遭遇被下暫扣令,對此直呼「實在很倒楣」!

 正因擔心巨大事件也會發生在自家身上,彰化自行車大廠25日宣布,自10月起跟進巨大集團推動實施「零招聘費」政策,外籍移工的仲介費用由公司全額支付,藉此減少移工的債務束縛,成為國內第二家實施「零招聘費」政策的自行車業者。

 自行車同業紛紛表示將從內部做起,主動檢查並改善相關流程,確認是否符合RBA及其他國際標準。這包括檢視外籍移工的招募、薪資與費用支付流程,避免任何可能造成違規的漏洞。

 但產業鏈並不僅止於單一企業,還涵蓋眾多供應商與仲介,因此業者需要積極加強對上、下游合作夥伴的管理,同時嚴格要求透明化流程,並確保移工不被收取不合理費用。分析指出,供應鏈透明,不僅能降低風險,也能讓國際客戶更有信心,對台灣整體產業形象加分。

 業界同時強調,光靠企業自律仍不足夠,必須由政府協助,與企業攜手合作才行。在政府方面,應建立更公開透明的移工招募制度,並設計有效的監督與檢查機制,以便輔導廠商落實國際標準,而業者方面則應積極配合,產官界才能共同守護台灣自行車產業多年來建立的良好聲譽。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