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OpenAI市值 可望邁數兆美元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Bg2 Pod」播客節目訪問,暢談有關與OpenAI的千億美元合作案,並對AI競賽格局及前景提出新看法。他看好OpenAI,很可能成為下一個兆美元等級的超大規模公司,笑說輝達唯一的遺憾是,沒有早點投資它。

 這場長達一個小時多的訪談,罕見戴紅色眼鏡的黃仁勳,首度親自解釋了輝達與OpenAI的投資案。他認為,OpenAI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數兆美元、超大規模的公司,就像是Meta、Google等業者一樣。他說兩者的合作關係,有助OpenAI打造自己的AI基礎設施,成為一個完全營運的超大規模企業。

 黃仁勳開玩笑地說,輝達的遺憾就是沒有早點投資,「應該把所有錢都給他們」。若OpenAI能成功地發展下去,投資OpenAI的機會,將是輝達「最聰明的」投資之一。

 黃仁勳強調,現在的AI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還要激烈,市場已從簡單的GPU,演變為複雜、持續進化的「AI工廠」,需要處理多樣化的工作負載,與呈指數級增長的推理任務。他說,AI與過去不同在於,以前軟體是預先寫好,然後在CPU上運行,但未來AI要生成代幣,機器必須生成代幣並思考,為了讓AI思考,它需要一個工廠。

 他樂觀看待AI商業化前景,預估未來五年,AI驅動收入從1,000億美元暴增至1兆,事實上他認為現在幾乎已達到該目標。

 黃仁勳也提起輝達晶片的競爭優勢,在於總體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即使競爭對手正在建造更便宜的ASIC晶片,甚至可以將價格定為零,但客戶仍會選擇購買輝達系統,因為營運系統的總成本,仍比購買低價晶片更划算。

 至於最近熱門的主權AI話題,黃仁勳表示,今年來,多國大手筆投資AI資料中心建設,又以中東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一些歐洲國家居領先地位。他說,打造主權AI已成為世界各國必要的行動,考量到這項技術的長期潛力,主權AI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了原子彈。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