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兩大之間難為小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12日表示,在中美雙方仍摩擦不斷下,估計美國對科技管制還會有新招,「兩大中間難為小」、台灣科技業蓬勃於自由貿易、科技業跨國合作的環境下,但現在不僅要面對人、貨、物不順暢後,對產業的負面影響,也必須從更多方面思考策略布局。

雖然景氣不佳,不過童子賢仍看好車用電子、電動車、5G與網通後續的市場需求。

美國政府對中國祭出更嚴格的半導體技術、設備與人員管制,市場高度關注美國防堵手段會不會持續升級?以及對科技產業發展的影響性又是如何?

童子賢認為,美政府實施新的科技管制,是2018中美貿易戰的延長賽、升級版,中美貿易戰開打時,大家覺得千絲萬縷、脫鉤不易,現在美國以新的管制推動硬體、軟體、科技服務進一步與中國脫鉤,代表美國很有決心。

他也預測,這不會是美國最後一次升高管制措施,中美摩擦就像地震,只要雙方的經濟、軍事的板塊沒有回到平穩、板塊還在摩擦,還是會地震不斷。

隨著原本全球一體發展的科技業,轉變為科技兩國論(美與中),童子賢認為,台灣科技業者必須謹慎思考「兩大之間難為小」。台灣科技業不僅要思考客戶所在地理位置、客戶是誰,連技術來源、製造基地位置也都必須納入策略布局的考量。比如說,以中國為主力市場並且用大量使用含有美國技術晶片的客戶,恐怕在現在的環境下不好經營。

面對筆電、手機供應鏈庫存調整,童子賢表示,就和碩來說,大約兩個季度可調整完畢,和碩筆電規模不如龍頭業者,調整時間應該較短,而手機客戶某些產品預測或許太樂觀,調整下單比例,總量沒有明顯改變,他預估也是調整一、兩季,明年1、2月可調整好,但童子賢樂觀看待網通、汽車電子、電動車、5G需求,這些產業還在積極追料中。



工商時報 鄭勝得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