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業:股價跌過頭

美國商務部發表對中國大陸最新半導體限制措施,導致IC設計服務業、矽智財(IP)供應商、半導體檢測分析廠及設備廠等,股價連兩日大跌,然而業者認為,資本市場已過度反應,因為多數業者在大陸市場的營收主要來自成熟製程消費性晶片、或第三代半導體,並不在美國新禁令範圍。

由於市場對美國最新禁令解讀失焦,認為只要大陸市場營收占比高的半導體廠都會受到波及,因此引發沉重賣壓,包括創意、世芯、M31、晶心科、金麗科、威盛等IC設計服務及IP廠,宜特、閎康等檢測分析廠,家登、京鼎、華景電等設備或備品廠等,股價均已大跌兩天。

業界普遍認為,市場「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已經過度反應。金麗科重訊澄清,大陸專案用於辦公電腦,無法應用在人工智慧(AI)及高效能運算(HPC)。閎康等檢測分析業者指出,大陸營收以成熟製程及第三代半導體為主,先進製程業績集中在台灣,禁令對營運並無影響。家登等設備廠亦指出,對岸訂單集中在成熟製程新增產能,客戶以外資獨資設立晶圓廠為主,並不在美國禁令範圍內。

IP及設計服務業者認為,大陸HPC處理器NRE開案的確受禁令影響,但近幾年因美中貿易戰風險,業者接單主力早已轉向歐美業者。至於IP部份,先進製程IP業績主要來自與台積電合作案,跟大陸晶圓代工廠合作的,都集中在成熟特殊製程或消費性晶片領域,美國新禁令對營運影響著實有限。

事實上,美國此次發布的最新禁令可分為二大部份,一是可應用在資料中心、AI加速運算、超級電腦的HPC處理器禁售中國,二是先進製程晶圓廠設備禁售中國,包括16/14奈米或更先進邏輯製程、18奈米或更先進DRAM製程、128層或更高層數3D NAND製程等設備。

至於外資位於大陸境內的晶圓廠,若要採購設備,須經過美國官方審核方能執行,而韓國記憶體大廠SK海力士12日發布聲明表示已完成與美國商務部協商,確保未來一年內不獲取個別許可前提下,能為其位於中國的晶圓廠採購所需設備。以此看,包括台積電、三星等外資獨資在對岸晶圓廠所需設備應都可獲得美國許可。



工商時報 林維鈞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