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劃撥存款餘額 下滑

中央銀行24日公布9月金融情況,代表散戶資金動能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月減1,608億元至3兆663億元,創近15年來單月最大減幅,也是史上第二大單月減幅,顯示散戶面對台股大地震、9月一個月狂洩1,670點,紛紛選擇暫時退場,將資金轉至定儲避難。

根據央行統計,證券劃撥存款餘額去年5月首度站上3兆元大關、創歷史新高,接著共持續12個月均在3兆元以上,但今年5月跌破3兆元,6月延續減少趨勢,7月餘額爆增1,713億元重返3兆元,8月也再增1,209億元、更重返歷史最高,但9月卻反轉大減逾千億,雖然勉強守住3兆元關卡,但預料10月若方向不變,餘額可能就會跌破3兆元。

央行官員說明,台股企業去年獲利亮眼,今年發放龐大的現金股利,且發放時間集中在7月及8月的高峰期,自然人戶股利入帳後,並未立即移至其他帳戶,暫停留在證券劃撥帳戶上,等待進場機會,但9月台股震盪下跌,加上升息效應近尾聲,使得自然人戶將資金轉入定儲,證券劃撥餘額因而大幅減少。

央行1991年2月起統計證券劃撥餘額,9月證券畫撥餘額減少1,608億元,月減金額僅次2007年11月的1,757億元。

央行統計台股9月股價指數月平均重跌774點,來到14,344點、創21個月新低,日平均成交值續跌至1,864億元則創23個月新低,月底融資餘額減少164億元至2,381億元的22個月新低,代表這波股市狂殺可說血流成河。

「自然人戶(散戶)比較觀望,短期內(9月以來)沒有進場」,央行官員說明,9月自然人在台股集中市場的占比大減至56%、創三年三個月新低,與去年7月時的74.4%高點相比,水幅下滑18.4個百分點,同時外資占比則從8月的29.6%增至9月的33.5%。

外資其實9月也擴大賣超台股高達1,685.42億元,出手較8月賣超1,189億元更重,反映在9月外國人新台幣存款餘額月減213億元,也高於8月的月減184億元。但央行官員強調,國內資金環境維持充足不變,且一向在活期性及定期性存款間靈活移動,資金動能無虞。


d716ca802f6422a6bdec0496a70edac8_600X600.jpg

工商時報 呂清郎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