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中信銀行最新發表「2022中國信託銀行家庭樂活享退指數報告」,結果顯示2022年整體樂活享退指數為57.2分,雖與2021年同分,但受訪者對於退休後過「理想生活信心度」明顯下滑,尤其以50世代對退休前景感到擔憂。今年首度推出的「財富健康分」調查中也發現,超過四成民眾每月收支僅打平或不足,且年齡越高,每月入不敷出比例越高。
調查顯示,受訪者對於「退休規劃滿意度」、「退休準備足夠度」及「理想生活信心度」三大面向分數評比,「退休規劃滿意度」及「退休準備足夠度」分數,雖然均較去年成長,但「理想生活信心度」則從59.6分降至57.8分,分析後發現,通貨膨脹、新冠肺炎疫情與勞保議題等因素,明顯影響民眾生活,其中又以50世代感受最深,信心度下滑4.5%。有理財規劃的受訪者比例則較去年下降15%,顯示近期市場波動持續影響受訪者的理財規劃。
為了幫助民眾安穩規劃退休生活,中國信託銀行於本次的調查中首度推出「財富健康分」,從「理財知識態度」、「金流管理」、「資產配置」、「目標規劃」四大構面,檢視個人花費、儲蓄、借貸和理財規劃狀況。
針對個人與家庭財務狀況綜合衡量後發現,受訪者的平均財富健康分50.9分,60分以上及格者僅占35.4%,其中又以50世代的受訪者分數最低,雖表現落在尚可,仍表示民眾在財富累積前提下,仍需留意緊急生活預備金與保險保障是否足夠。今年因通貨膨脹影響國人資產與支出,有理財規劃者從去年的73.6%,下降至58.8%,女性(61.6%)則比男性(55.9%)積極理財,建議各世代民眾需要定期檢視人生階段的理財目標執行進度。
進一步分析「財富健康分」四大構面發現,受訪者在「理財知識態度」僅得36.3分,雖然超過八成受訪者理解分散風險概念,但僅32.4%的受訪者對於複利概念認知正確;「金流管理」則得到72分,整體而言近32.2%的受訪者每月收支僅能剛好打平,9.7%的受訪者入不敷出。
除了一般生活支出花費,有30.8%受訪者有貸款與債務,其中以房貸(66.2%)為主,其次為車貸(16.9%、信貸(14.9%),還債方式以個人工作收入,或子女、家人收入支付為主,僅13.1%透過個人投資收入。
「資產配置」構面得分為52.2分,有25.4%受訪者緊急預備金不到半年,甚至沒有準備,30至40世代中,有近半數受訪者緊急預備金不足一年。至於保險保障方面規劃,僅58%受訪者覺得目前保險保障已足夠,但有26.2%受訪者覺得目前購入的保險不足,9.1%甚至覺得非常不夠;「目標規劃」構面分數為31.8分,其中近4成受訪者的理財規劃並未專款專用,年紀愈大未分桶規劃的比例愈高。
綜觀本次調查,各世代面對不同財務壓力,價值觀各異,理財觀念同樣不及格,且各有盲點,中信銀行建議,首重財富累積的30世代,對於非專業理財資訊管道接受程度高,投資較為積極,建議以長遠的理性投資為主,放眼長期總報酬;40世代的民眾,超過四成接受非專業網路資訊,再加上通貨膨脹影響生活品質,少部分民眾選擇「準時但非全額」還款方式,建議應更注意升息變動造成的負擔,採分桶規劃、定期定額的方式,放遠未來收益。
50世代雖為準退休族群,但財富健康分數墊底,相較其他世代更偏好短期買賣股票,風險較高,2成受訪者表示無法預期未來,擔心退休生活,建議尋求專業人員協助分析整體財務、整合需求,提供穩健獲利方案;60世代的高齡族群,理財目標規劃不明確且資訊不足,分散風險概念較低,甚至容易受騙,建議首重建立正確觀念與應對守則,不單獨做決定,選擇值得相信的銀行設定專戶,或設立退休安養信託專款專用,保障老後經濟來源。
中信銀行提醒從風險轉嫁角度,醫療和責任保障支出,可依據保險雙十法則,至多不超過總收入的10%,至於理財規劃是否分流,應以「輕重緩急」區分,退休規劃需長期耕耘,建議就社會保險(如勞保、公軍教保險、國民年金)、職業退休金(如勞退、軍公教退撫金)、商業保險或自己的儲蓄四個面向估算應準備的金額,確保被動式收入。
「2022中國信託銀行家庭樂活享退指數報告」委託《遠見》民意調查中心,針對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七縣市30歲以上民眾進行電話抽樣調查,有效樣本1,114份,調查期間自今年6月14日至7月2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