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新一屆權力核心名單23日出爐。現年67歲的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順利進入中央政治局委員24人名單,外界預期他將接替劉鶴,出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主管經濟金融,成為未來的財經政策總舵手。 綜合外媒報導,現年70歲的現任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未進入二十屆中央委員或候補委員名單。另外,大陸財政部長劉昆,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以及人行行長易綱也同樣未入選。外界認為,上述官員明年3月「兩會」後將卸任,財經領導班底將全面換血。 除了何立峰有望接棒劉鶴以外,外媒分析,擠進中央委員名單、曾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擔任人行副行長的北京市委副書記殷勇,有望接替易綱成為下一屆人行行長。另一位同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台股限空令又上膛,表達政府護盤決心,伴隨美股21日強勁反彈,台股期貨電子盤跟進大漲1.69%,加上台股企業第三季財報普遍不差、選舉行情啟動以及評價便宜,法人指出,台股五大利多因子浮現,指數有望破底翻,先站穩5年線(60月均線)13,097點,力拚千點反彈行情。 金管會21日宣布,當日收盤價跌幅達3.5%以上個股,次一交易日平盤下不得放空,包括群創、友達、中鴻、智原、威盛等152檔個股可望受惠。 美股四大指數21日攜手強彈,道瓊、S&P 500、納斯達克指數漲幅都逾2%,費城半導體指數更是大漲3.71%,帶動台積電ADR奮力擺脫跌勢,小漲收紅,聯電ADR同樣上漲。中信投顧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共新一屆權力核心名單23日出爐。現年67歲的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順利進入中央政治局委員24人名單,外界預期他將接替劉鶴,出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職務,主管經濟金融,成為未來的財經政策總舵手。 綜合外媒報導,現年70歲的現任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未進入二十屆中央委員或候補委員名單。另外,大陸財政部長劉昆,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以及人行行長易綱也同樣未入選。外界認為,上述官員明年3月「兩會」後將卸任,財經領導班底將全面換血。 除了何立峰有望接棒劉鶴以外,外媒分析,擠進中央委員名單、曾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擔任人行副行長的北京市委副書記殷勇,有望接替易綱成為下一屆人行行長。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李強將任大陸國務院總理
中共二十屆一中全會選出李強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僅次於習近平,成為中共第二號人物,可望在明年3月接替李克強,成為新一任國務院總理。李強曾任浙江省長、江蘇省委書記、上海市委書記,是首位曾經主政過大陸經濟大動脈─長三角三省市的大陸高層,為他「入常」和成為總理鋪好道路。 63歲的李強,長期在浙江省民政廳工作,曾任副廳長,後來擔任永康市委書記、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溫州市委書記。習近平主政浙江期間,他擔任省委常委、秘書長,等於是習近平的大管家,被視為習近平的愛將。 在此之後,李強仕途平步青雲,2012年任浙江省長,2016年任江蘇省委書記,十九大之後入主上海。有了上海這個大陸經濟中心「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搶煤塞港 助漲散裝運價
地緣政治衝突急遽升溫,俄烏、台海、東亞成為三大熱點,引發周邊國家能源安全危機和集體焦慮。散裝航運業界透露,台灣、日本近一個月緊急向印尼、澳洲等地大量搶購煤炭,拉高安全存量,已經塞爆庫存,還有多艘載滿煤炭的散裝船在外海等待,引發罕見的塞港效應。 台、日塞港,減少散裝船市運力,支撐運價,緩解大陸減少煤鐵載運需求的影響。據BDI 21日最新報價,極限型、巴拿馬型船現貨市場日租金來到18,500~19,300美元,高於前兩個月平均日租。 台灣所需石油、液化天然氣(LNG)及煤炭大都依賴國際採購,居全球前五大煤炭、液化天然氣進口國,煤炭及天然氣發電合計逾8成。此前,據經濟部能源局、中油及台電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IC設計廠法說會旺季到來,首場將由射頻IC廠立積打頭陣,緊接著28日到來的IC設計龍頭聯發科及網通IC設計大廠瑞昱接棒。 法人表示,IC設計廠法說會關注重點將會聚焦在庫存去化狀況,以及對於明年上半年的營運展望,其中聯發科今年業績是否能成功達標雙位數成長動能,更是各界矚目焦點。 在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舉辦完季度法說會並公告第三季財報、第四季營運展望後,IC設計廠也將在本周進入法說會旺季,其中立積將在27日舉行,除將釋出第三季財報表現之外,亦將針對未來WiFi、智慧手機射頻IC等市場釋出展望。 法人認為,雖然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狀況持續放緩,不過由於消費性景氣疲弱,使得網通IC大廠幾乎都選擇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大立光有利 內外資升評
台股跌勢不止,內外資研究機構護航不鬆懈,瑞銀證券最新把力道灌注在股王大立光上,看好蘋果採用潛望鏡頭,帶動鏡頭產業重啟升級循環,大立光營業利益明年下半年轉正成長,升評「買進」、推測合理股價2,300元,是法說會後第四家升評外資。 內外資研究機構對大立光前景保守延續了一段時間,卻在法說會後出現轉機,先有野村證券、中信投顧相繼升評「買進」與「增加持股」,連已看空大立光三年以上的高盛證券,也接著將投資評等從「賣出」升為「中立」,再加上瑞銀證券,相當於短短一周內出現四家內外資升評大立光,實為過去數年罕見情景。 瑞銀證券台灣硬體科技研究部主管陳星嘉從產業基本面、大立光財務面與評價面,列出三大升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公部門加速媒體分潤
針對媒體要求跨境大型數位平台分潤議題,據悉,行政院跨部會議將於25日召開,會上除公布產業損害調查報告,還將聚焦媒體產業的訴求,包含分潤金額等,也不排除觸及立法或成立特別基金等四種推動模式討論。</p> 另據悉,Google大型數位平台業者11月3日可能會宣布一項新聞倡議計畫,邀請20多家業者共襄盛舉,進一步協助台灣媒體產業作數位轉型。 數位部長唐鳳日前透露10月底針對媒體分潤將有「輪廓及方向」。行政院25日將召開跨部會專案小組會議,由政委吳政忠主持,文化部、數位部、通傳會(NCC)等單位皆會派員出席。據知情人士透露,行政院專案小組針對「新聞有價」概念表示支持認同,政府擬採立法方式,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分析師看衰日圓 邁向160
日銀二度干預匯市後,日圓兌美元匯率目前報147日圓水準,但分析師認為在日銀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而美國持續激烈升息的情況下,日圓跌勢依舊並朝160關卡邁進。 Gaitame.com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神田拓也表示:「日圓距離下一個里程碑160日圓大關不遠了。」他認為日圓兌美元匯率恐怕會重現9月急速下跌的曲線。 9月初日圓兌美元匯率約在139至140日圓兌1美元水位,月中已跌至144日圓。9月22日日圓進一步跌至145.90日圓,迫使日銀做出24年來首度干預匯市的決定,注資190億美元買進日圓。 東方匯理銀行駐東京外匯部門主管齋藤表示,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不斷強調政府將採取「果斷」措施穩定日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自大陸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成為大陸經濟增長動能,但是近年來陸企收入出現「國進民退」的現象。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日前報告指出,2021年財星世界500強名單上的陸企總收入中,民營企業的占比17%,年減2個百分點。 華爾街日報報導,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指出,除了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動國有部門發展並遏制民營經濟的政策以外,還有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與大陸房市低迷等因素,使得大陸民營經濟發展停滯。 近年來大陸的政策提升國家和國有部門在經濟中的權力,例如2021年大陸官方高壓監管互聯網及補教等產業,造成部分知名民營企業的市值蒸發數千億美元。十年來,大陸政府干預民營企業的做法,讓許多人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