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時(1795)受惠血癌用藥Lenalidomide正式在美國市場上市銷售,9月自結合併營收以33.5億元,再創歷史新猷,交出月成長236%、年增逾230%佳績。

累計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114.6億元,更一舉突破百億大關,年成長逾16%。

美時表示,血癌用藥Lenalidomide已於9月正式在美國市場銷售,帶動整體外銷業務表現強勁;而亞太市場則表現平穩、整體營收與上月相當。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IKKA-KY(2250)自結9月合併營收3.5億元,創歷史單月新高,年增13.81%。IKKA表示,9月營收創高,除因收購Sol-plus成為100%持股子公司,9月1日起開始併表的因素外,日本車業擺脫缺料影響,汽車零件廠客戶拉貨力道增加,貢獻IKKA營收回升。IKKA指出,車用市場今年飽受疫情影響,除一直以來的缺料缺晶片問題外,上半年的大陸防疫封城,更加劇供應鏈短缺的問題,所幸隨著大陸解封,及疫情緩解,供應鏈恢復生產,斷鍊問題減緩,終端大客戶日本豐田汽車8月產銷量回升,連帶帶動IKKA銷售。根據新聞報導,豐田8月全球新車產量為76萬輛,為過去5個月來首度呈現增長,優於原計畫的70萬輛;另外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華汽車自結,9月合併營收25.77億元,月增16.92%、年增7.54%。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218.55億元、年減11.55%。中華車表示,9月營收較8月大幅成長,主要因新近代理汽車品牌MG自9月開始上市銷售,推升整體銷量,加上9月進入商車旺季,內銷成車收入增加所致。9月中華車新車銷售實績3,624輛,月增11%。中華車表示,為使產品線更為完整並擴大生產規模、強化整體成本競爭力,中華車引進英倫百年汽車品牌MG,9月首推MG HS新車系,包括油車與PHEV(插電式油電)車型,挾著動力操控、配備豐富及性價比高等優勢,一上市後備受注目,接單超乎市場預期目前已2,500張,而自MG加入生產線後,楊梅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精密齒輪大廠鈞興-KY公布9月合併營收2.04億元,年成長13.16%,創同期新高;第三季合併營收近6.0億元,年減23.26%;前三季合併營收18.44億元,年減14.25%。鈞興第三季旺季不旺,依據目前接單及出貨推估,第四季營運可望與去年相當。鈞興表示,主要客戶訂單及出貨回升,越南廠稼動率也提升,帶動精密五金件、工業機器人齒輪等產品銷售增長,是9月合併營收改寫同期新高的主因。鈞興表示,新產品、新領域及提升珠海與越南新廠生產效率,仍是鈞興重要營運策略。鈞興積極拓展應用在電動助力車(E-Bike)的下管型中置電機產品業務,9月參加2022年台中週自行車展活動,增加下管型中置電機產品市場宣傳,並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廣華-KY(1338)自結9月合併營收6.36億元,月增2.98%、年增6.02%;累計前九月合併營收56.81億元,年增11.87%。廣華表示,受惠於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政府祭出相關優惠購車政策,加上廠商促銷力度加大,帶動新車消費市場逐步增溫,品牌車廠在傳統暑休淡季過後的拉貨力道回升穩定,是廣華9月營收遞出月增、年增的主要原因。廣華指出,目前新能源車在大陸新車市場月銷售量已趨近3成,面對自主品牌市占率逐步拉高,合資品牌車廠也積極推出新能源車因應,包括日產Ariya、本田e:NP1及豐田bZ4X等新車款,冀望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廣華將隨著主要品牌車廠新車型訂單需求及年底傳統旺季效應,有助對營運帶來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受費半連兩日重挫影響,台股11日上演補跌效應,台積電(2330)法說前夕股價重挫,開盤大跌逾6%,盤中最低來到407元,市值跳水失守11兆元,面臨400元整數大關保衛戰。台股國慶連假期間美股殺聲震天,外資撤出壓力轉強,尤其在費半指數大跌的情況下,台半導體族群首當其衝,台積電等權值股開盤重挫,群益投顧表示,投資人觀望台積電等電子法說、美企財報,美PPI、CPI數據,且5日跳空缺口回補,可能再引發拋售壓力此外,美國宣布新一波限制令,擴大打擊大陸半導體產業及相關應用,宣布限制16/14奈米或更先進製程之Logic IC、AI及超級電腦相關晶片及半導體設備出口至大陸,也擴大認定限制使用美國技術生產的外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股在台股雙十連假期間重挫,台積電ADR上周五及本周一各重挫6.19%及3.48%,合計了近一成,台積電(2330)今(11)日在連假後恢復開市後,直接跳空大跌31元至407元,市值蒸發8,038億元,總市值掉到10.554兆元。而在台積電崩跌下,台股加權指數開盤大跳水,直接以13,394點開出,但幾乎沒有買盤支撐,指數快速滑落至13,195點大跌506點,不但跌破前低,更摜破13,200點整數關卡。不過,隨後在10多分鐘,指數快速拉升至近百點,跌逾410點。台積電重挫至407元,面臨400元整數關卡考驗,可能是來自政策護盤買盤大舉點火進場,股價從最低的407元拉升至412.5元,政策企圖穩住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股那指及費半跌至兩年新低,拖累台股加權指數11日跳空開低在13,394.12點,權王台積電(2330)開在408元,較國慶長假前大跌30元,台積電一檔影響大盤重挫260點,停損賣壓沈重。台股早盤跌幅擴大,指數一度重挫500點,下跌到低點13,195點,但隨即有買盤進場急拉台積電及聯發科,指數跌幅收歛至下跌逾400點。投資人對聯準會(Fed)積極升息憂心不已、再加上美國針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宣布出口限令持續衝擊晶片類股,帶動美國四大指數10日全面收低。道瓊工業平均指數10月10日終場下跌0.32%(93.91點)、收29,202.88點,創9月30日以來收盤新低。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04%(110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台股今年初開盤迄今共187個交易日,集中市場總成交值為47兆2,426.70億元,市場日均值為2,526.35億元,股票成交量週轉率為88.50%。康和投顧預期本周指數將在13,400—14,000點區間震盪,本周看好八題材類股,包含:台積電供應鏈、網通、面板股、IC設計、汽車零組件股、車用電子股、再生能源股、觀光股等。康和投顧分析指出,彙整近期四項國內外利多因素,包含:1.面板業歷經近一年產業修正,電視、IT面板自去年高點回落幅度各達64%、35—40%,隨著產業修正逐步告一段落,美系外資最新報告,認為面板價格可望在第四季觸底,並同步升評友達、群創,目標價各上修至14元、13.5元。2.美系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商務部於美國時間10月7日發表對中國新的半導體限制措施,除了現有針對邏輯IC領域的限制外,更延伸至高階半導體設備及記憶體範疇。統一投顧研究部認為,對於先進製程設備不利,另對IC設計則首當其衝,在記憶體方面,中系廠商受管制,台系DRAM廠商受大陸競爭威脅降低,且有助於NAND產業的長期供需。美對中的半導體限制措施包括:一、邏輯14~16奈米(nm)以下、二、DRAM 18nm製程及以下、三NAND 128L及以上等設備,顯示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發展的打擊領域,已從邏輯晶片擴大到記憶體領域。統一投顧研究部分析指出:一、將對於先進製程設備不利,目前皆無推薦;二、IC設計服務產業來說,則是首當其衝,但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