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門解封,鼓勵國人多多利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桃園大眾捷運公司自10月13日起至11月12日推出「機捷A3(新北產業園區站)轉乘機捷往返機場優惠方案」,透過新北環狀線轉乘桃園機場捷運線進出桃園國際機場,有8折票價優惠。 不論是出國或返國民眾,在新北環狀線Y20站轉乘桃園機場捷運線A3(新北產業園區),往返機場A12(機場第一航廈)站、A13(機場第二航廈)站,持單程票或電子票證搭乘,原有票價105元,通過此方案8折優惠後,實際票價84元,省下21元。桃園機場捷運A3站還有預辦登機服務,要出國的民眾可在此托運,直接就送扺桃園國際機場。新北環狀線自109年1月底通車後,提供新店、中和、板橋、新莊等區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受到海空運需求、運價雙雙下修影響,中菲行國際物流(5609)今(6)日自結9月集團營收為30.78億元,月減10.34%、年減19.8%,連三個月營收仍守在30億元關卡;累計前9月營收331.1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8.8%。按業務別,中菲行9月空運營收17.86億元、年減12%,貢獻集團營收58%,海運營收11.56億元、年減31.2%,貢獻集團營收37.6%;累計前三季,空運營收181.36億元、年增33.1%,貢獻集團營收54.8%,海運營收137.62億元、年增24.1%,貢獻集團營收41.5%。中菲行表示,9月全球整體空運、海運面臨市場需求下降、價格下跌的挑戰。中菲行預見市場變動,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9月美國ADP就業人數增加20.8萬人,高於預期的20萬人,顯示就業市場良好,然也因經濟數據強勁,市場對美聯準會(Fed)轉鴿希望也轉弱,使前一日美股三大指數回落,僅費半維持紅盤,而台股則持續漫步於反彈之路上,目前加權指數上漲52點、暫報13,853點,成交量1,053億元。據富邦期貨觀點指出,小非農數據強勁,加上Fed官員鷹派言論,打消了投資人對其政策轉向的臆測,美元指數周三自近期頹勢大幅反彈,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也上升至3.757%,顯示市場仍普遍預期Fed 11月將再度升息3碼。短線由於Fed致力於抑制通膨的決心持續未變,投資人仍需留意美國經濟明年仍面臨潛在衰退的隱憂。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氣動元件大廠亞德客-KY9月單日接單金額優於7、8月,預期第四季充滿許多不確定變數,年底前氣動元件市場需求比去年同期減少,預期2023年氣動元件市場需求將慢慢恢復正常,可望個位數成長。6日股價先跌後漲,下跌4.0元以746.0元開出,目前股價大漲。亞德客7、8月接單金額雖大於出貨,受防疫封控、全球通膨等因素影響,7、8月合併營收不論人民幣或新台幣計價都只創同期次高,前八月合併營收以人民幣或新台幣計價,均改寫同期新高。亞德客早在9月初就預告,亞德客8月接單金額高於出貨,出貨仍受部分城市對疫情的管控、部份客戶等待地方政府發佈獎勵政策細則而延遲出貨的影響。還有些客戶因全球高通膨而產生觀望,對擴充產能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市況谷底盤旋,9月住展風向球近乎平盤,原本應該進入旺季的房市,似乎遜掉了?最新調查顯示,9月房市呈現買賣雙方僵在「敵不動我不動」局面。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今(6)日正式出爐。2022年 9月分數為46.1分,對應燈號已經「連14綠」,分數較8 月(45.7分)微增0.4分;風向球六大構成項目呈現「二升、一降、三平」。其中,預售屋推案量、來客組數分數上揚,新成屋戶數分數下挫,待售住宅建案數量、議價率、成交組數等三項分數則持平。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雖然風向球分數略增,但若以房市傳統旺季而言,這樣的成績略顯遜色,而遜色的主因是買氣積弱不振,預料到11月選舉結果揭曉之前,買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今年以來不確定因素環伺,觀察有台股VIX指數之稱的台指選擇權波動指數表現,日前再度觸及25,但回顧過去五年當指數超過25,意味市場恐慌情緒達到相對高點,台股則來到相對低點,逢低布局時點浮現,有利反彈向上,穩健型布局可透過台股高息ETF分批建立部位參與行情。投信法人表示,今年以來受到先前缺工缺料引發的供應鏈通膨、俄烏戰事爆發使得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飆漲,加劇通膨疑慮,主要央行紛紛祭出鷹派升息因應,在國際股市震盪劇烈的干擾下,台股也頻受挑戰,繼2020年3月後,再現熊市等級修正。觀察過去五年台指選擇權波動指數超過25,後一個月、後三個月、後六個月台股均表現不俗,平均漲幅2.17%、5.76%、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聯準會(Fed)9月再度升息3碼後,利率來到3%至3.25%,且Fed官員預期今年第四季將再積極升息5碼至4.375%,明年初達到4.625%高點後,升息可望告一段落,目前市場走跌正反映此一利率情境,非投資等級債券殖利率修正過後,已提升到10%左右高點,有利逢低布局科技非投資級債,掌握第四季投資好時機。日盛全球創新科技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投資團隊指出,回顧過往全球非投資等級債券經歷2010年歐債危機、2011年美國舉債上限與希臘危機、2015年美國升息、2018年美國升息力道增加與中美貿易戰,及2020年疫情等重大事件,其中又以升息年的2015年、2018年與今年表現較壓抑。但修正後次年,往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