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房地產業接連傳出壞消息,即中植系、碧桂園及恒大等資不抵債,市場擔心出現陸版金融風暴,甚至瀰漫全球。國銀首席經濟學家認為,風險在大陸政府處置下應可控,為免後續演變為更大危機,預估大陸官方最快本周就會出手救市。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解析,現出現的零星事件,對大陸官方來說,星星之火要趕緊撲滅,因為金融衝擊比實體經濟衰退更大,預期大陸的金融監管總局,最快本周會有措施出來,提前止損以避免出現蝴蝶效應,預期不至於變成全面性的金融風暴。 林啟超表示,大陸相關措施無法「治本」,只能做個緩衝,因為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大陸官方對於房市的調控。由於全球外貿不好,大陸出口不好,內需也還未回復,大陸實體經濟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世芯-KY(3661)公告6月自結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34元,第二季EPS為10.16元,寫掛牌以來單季新高紀錄。法人指出,世芯第二季受惠美系超大規模雲端服務供應商7奈米 AI ASIC需求暢旺,下半年在台積電N5A、N3AE推出之下,得以再為世芯帶進1-2個車用HPC(高效能運算)客戶,估計將有NRE(委託設計)入帳,帶動全年營運暢旺。 世芯第二季合併營收達79.28億元,年增166.49%,EPS為10.16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69.05%。 推估第二季強勁成長,是由美系雲端服務供應商7奈米之 AI ASIC需求所帶動,營收動能將延續至第三季,世芯7月營收為22.55億元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上市櫃Q2獲利上看7,400億
上市櫃公司第二季財報超乎市場預期亮麗,已公佈1,662家第二季財報,合計稅後純益已達5,895億元,若加上尚未公佈的金融保險股及第一上市(KY股)首季獲利超過千億元、且光是14家金控公司第二季就比第一季增長491億元,預估樂觀預估第二季合計獲利上看7,400億元、季增率高達23%。 累計上半年上市櫃公司稅後盈餘有機會挑戰1.3兆元以上,但仍較去年同期2.25兆元衰退四成,惟較首季年減48%減幅收斂。第二季獲利可大幅成長,金控股扮功臣,季增近500億元。另外,紡纖、塑膠、橡膠季增都1.2~1.3倍之間,水泥季增也達八成。 由於上市櫃金融保險公司及KY股半年報,都延到8月31日前公告財報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兩岸關係緊繃之際,大陸商務部14日公布,認定列為ECFA早收清單的台灣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簡稱PC)原料存有傾銷,8月15日起將以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台化、奇美等我方業者遭到對岸點名。由於大陸是台灣聚碳酸酯出口最大市場、占比近八成,業界正密切關注後續效應。 根據陸媒報導,大陸商務部官網14日公告,15日起將對自台灣進口的聚碳酸酯產品,課徵臨時反傾銷保證金。業者在進口台灣公司生產相關產品時,應依據陸方初裁所確定的各公司保證金比率,向大陸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陸方對台灣化纖、台灣出光石油徵收16.9%保證金比率;對奇美實業、奇菱科技徵收17%;其他台灣公司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鋼15日將開出9月盤價,先前傳出這次提價空間將大於8月的每噸300元,近期更有市場人士指出,9月盤價的提價空間不僅將高於8月,甚至將達每噸800~1,000元水準,對此中鋼雖表示不予評論,但據了解對於提價及鋼鐵後市信心滿滿。 中鋼每月中會開出下個月盤價,早在7月底就有風聲傳出,中鋼9月盤價會比8月每噸漲300元更高,甚至可能達到600元之譜;而近期市場更盛傳,中鋼提價的幅度還會更大,甚至逼近1000元。 對於提價幅度,中鋼表示不方便針對預測發表評論,不過中鋼董事長翁朝棟直言:「這次會是合理漲幅,不是超漲。」翁朝棟指出,亞洲鋼市經歷數月震盪修正後已進入上升波段,大陸鋼廠下半年配合平控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欣興電子董事長曾子章14日表示,下半年景氣偏向保守,但是隨著AI晶片廠未來二年大擴產,明年第二季後放量,AI伺服器將連五年高度成長,無論是異質封裝帶動小晶片下的載板,或是AI伺服器系統中的主機板,價格均為過去類似產品的數倍,對營收貢獻顯著,這是欣興的機會所在,因此欣興中期擴產不會保守。 ■明年第二季放量 欣興電子躍升為全球第一大載板廠,曾子章14日出席自家定置式氫能燃料電池啟用儀式,會後短暫接受媒體聯訪,他表示,AI伺服器目前的產能瓶頸在美國公司,該公司未來二年竭盡所能的大擴產,明年第二季之後可望放量,隨著晶片新產能開出,AI伺服器將連續五年高度成長。 曾子章分析,IC晶片封裝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814「空軍節」台股重挫207點,創今年以來第九大跌點,且為連五日收黑,終場收在16,393點,指數向下尋求半年線16,267點支撐。國際美元指數轉強,新台幣終場收在31.924元兌1美元,重貶1.26角,法人指出,短線面臨美PPI超乎預期及陸房產危機等利空消息,導致資金大舉撤出,避險情緒升溫,預料仍需時間消化調節賣壓。 國際市場利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7月PPI年增率超乎預期,市場對Fed升息擔憂重現,致使美股跌多漲少,而中國大型房企碧桂園財務危機有擴大之虞,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也疑似出事,衝擊市場信心。三大法人14日合計賣超台股213.81億元,其中,外資、自營商分別調節173.51億元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大陸房地產業接連傳出壞消息,即中植系、碧桂園及恒大等資不抵債,市場擔心出現陸版金融風暴,甚至瀰漫全球。國銀首席經濟學家認為,風險在大陸政府處置下應可控,為免後續演變為更大危機,預估大陸官方最快本周就會出手救市。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解析,現出現的零星事件,對大陸官方來說,星星之火要趕緊撲滅,因為金融衝擊比實體經濟衰退更大,預期大陸的金融監管總局,最快本周會有措施出來,提前止損以避免出現蝴蝶效應,預期不至於變成全面性的金融風暴。 林啟超表示,大陸相關措施無法「治本」,只能做個緩衝,因為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大陸官方對於房市的調控。由於全球外貿不好,大陸出口不好,內需也還未回復,大陸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以往想到IC設計,都會聯想到竹科,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14日表示,國科會預計推出「晶創台灣計畫」,協助各行各業全產業創新、人才培育與IC設計,首年120億元經費已獲行政院核定,將把高雄打造成全新的IC設計基地。 鄭文燦14日出席「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時說,總統蔡英文上任後提出「大南方、大發展」計畫,翻轉過去北部高科技、南部重工業的政策,現在高雄已蛻變為南台灣火車頭,也是新南向最重要基地,更是亞洲重要的雙港城市,「看好台灣、投資高雄、連結世界就趁現在」。 鄭文燦指出,大家以往都認為IC設計重鎮應在竹科跟台北,事實上高雄是另外一個IC設計基地,因為國科會已提出晶創計畫,重點在各行各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受到美元升值至一個月高點,美日公債利差擴大使日圓承壓,日圓14日升破145日圓兌一美元,寫下2022年11月以來首見,眼見日圓已貶至日本去年進場干預匯率的程度,日銀接下來是否出手阻貶,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日圓兌美元14日在亞洲盤貶至145.22,創去年11月10日以來最低,稍晚回升至144.91。今年日圓兌美元累計貶值近10%。 日圓在2022年9月貶至145,日方當時即進場干預,拉抬日圓回升至140左右。 滙豐(HSBC)14日表示,預料日本財務省會在「145到148區間開始出手」,然而若日銀與日本政府此次並未干預,日圓的空頭部位「可能進一步重建」。在日銀7月28日貨幣政策會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