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繼彰濱離岸風電一期併聯發電之後,彰濱離岸二期也邁入施工階段,為運籌帷幄,台電斥資6.83億元,興建 「台電離岸風力發電運維中心」,13日舉行動工祈福典禮,預定2024年底完工。因運維中心建築外觀,由太陽光電板包覆,年發電可近100萬度綠電,等同約3,000家戶的每月用電量,減碳效益約500公噸。與會的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占地4,000坪的離岸風力發電運維中心,是一座「淨零建築」,設計過程相當艱難,預計2024年底完工後,將可為一支支矗立起來的離岸風機,提供管理及維護服務。這不僅展現台灣發展再生能源、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的決心,更為世界樹立良好的楷模典範。陳建仁說,為促進風電產業發展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科技大老齊嘆 旺季落空
下半年科技業將陷入旺季不旺窘境!法人預估,除AI伺服器外,包括手機、筆電及傳統型伺服器需求持續不振,第四季恐掀起新一波財測下修潮。大立光董座林恩平、聯詠副董王守仁等科技大老紛紛於法說會發出預警,坦言大環境能見度有限,終端銷售狀況仍是當下最關鍵的問題。 台股半年報14日全部揭露,法人預估第二季上市櫃獲利將縮水至6,000~6,500億元、恐年減三成。科技業者中,除了AI伺服器概念獲利逆風勁揚,其餘電子產業包括晶圓代工、IC設計、被動元件、網通及連接器等,獲利恐持續不振。 IC設計日前陸續召開法說,市場原本期待下半年傳統消費旺季,可望帶動晶片、零組件出貨,拉抬上半年低迷業績。不過目前大廠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主計總處近期估計,受全球景氣下滑,終端需求疲弱影響,我國今年上半年三角貿易淨收入雖仍逾百億美元,卻較去年同期實質下跌一成,全年估剩200餘億美元,連兩年全年逾300億美元的榮景將畫下休止符。由於三角貿易對經濟成長率(GDP)貢獻不小,淨收入重摔將衝擊今年GDP的表現。 主計總處18日將修正經濟預測,第二季GDP表現不如預期,加上下半年不確定性仍高,主計總處預估將下修今年的GDP預測值,由保二變保一,其中,三角貿易表現就是主要關鍵原因之一。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三角貿易是指「國內接單、海外生產」所獲得的收入,扣掉相關支出即是「三角貿易淨收入」、或稱為「三角貿易毛利」。2000年前後,隨著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攀高,11日輝達、超微等人工智慧(AI)晶片類股大跌,拖累費半及那指科技股下挫2.29%及0.68%,投資專家認為,台股面臨電子股主流AI漲多回檔、融資浮額待整理階段,以及美國科技股震盪整理,上半周台股恐回測16,593點頸線支撐,待14日上市櫃公司半年報全數出爐、17日台指期結算後,下半周多頭仍有反彈空間,本周台股將是「先蹲後跳」的格局。 美國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3.2%,低於市場預期,暫停升息升息預期提高,惟聯準會官員態度偏鷹,造成11日那指、費半等科技指數收黑,恐拖累14日台股走勢。 此外,台股今年來大增518.96億元,緯創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港股上市、深陷財務危機與經營困境的大陸民營房企巨頭碧桂園日前公告,近期擬就債券兌付安排事項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並依規定申請旗下11檔境內公司債券自8月14日開市起停止交易。儘管碧桂園近期不斷強調正籌備債務重整,但市場高度關注其是否會成為「恒大第二」。 在財務危機陰霾下,8月8日碧桂園先是未能如期支付6日到期的兩筆美元債利息;10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再將碧桂園家族評級由B1調降至Caa1。碧桂園股價11日收報0.98港幣,今年累計重挫63.6%,過去一周更累跌達29%。 綜合陸港媒體13日報導,碧桂園12日夜間發布通告稱,旗下11檔境內債券將在14日停牌,包括深交所的6檔2021年及2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今年在生成式AI熱潮帶動下,領頭羊輝達(Nvidia)股價狂飆,但由於漲勢過急過猛,也引發部分投資人開始懷疑AI是否已經重現2000年網路泡沫化,導致輝達股價過去一周重摔8.56%,創下2022年9月2日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AI霸主輝達今年來股價瘋漲超過180%,同時間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上漲超過30%,標普500指數漲幅為16%。對部分投資人來說,美國市值第五大企業輝達的股價飆高,已不能只歸咎於投機熱炒作。輝達在主要指數占的權重高,一般散戶無論是不是AI信徒,都會被它狂飆的走勢牽著走。 Sparkline Capital創辦人兼投資長Kai Wu指出,AI是當紅炸子雞,有投資人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郵輪產業大爆發,據統計,去年僅20艘次郵輪靠泊台灣,今年暴增到329艘次,成長逾15倍,明年更將衝到495艘次,且出現6年來首次掛靠港數量超過母港的現象,主因是禁航令解除後,亞洲島鏈航線發威,搭配雙母港策略,預計將有大量外籍旅客跳島觀光。 為增加國外郵輪來台的誘因,港務公司除了在疫情期間,加強碼頭等基礎設施整建,以加強通關速度及改善旅客服務軟體外,疫後也推動碼頭碇泊費全免、旅客服務費一率7折,及達目標航次後旅客服務費將全面免收等優惠措施,吸引國際郵輪靠港消費。 另外,港務公司也積極向大型郵輪招手,包括交通部航港局與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共組的亞洲跳島郵輪聯盟(AACA),已在上半年簽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受到全球需求創紀錄、供應吃緊影響,國際油價上周連七周上漲,改寫2022年以來最長連漲紀錄。國際能源總署(IEA)表示,產油國聯盟OPEC+維持現行減產步調可能令石油庫存減少,進一步推高油價。摩根大通銀行更預測,國際油價9月時可能攀抵90美元。 紐約期油11日收在每桶83.19美元,倫敦布蘭特期油每桶報86.81美元,國際兩大油市指標上周漲幅達0.5%。布蘭特期油上次連漲七周已經是在2022年1月至2月,亦即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 IEA近日發布月報指出,全球石油需求6月達到創紀錄的每日1.03億桶,且在中國強勁消費支持下,8月份可能進一步攀升。 在供給方面,隨著沙烏地阿拉伯實施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由於投資型保單的保費遞延效應,六大壽險7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超過274億元,若加計投資型保單市占前三大的三商壽,已超過329億元,估計整體壽險業投資型保單7月新契約可望達400億元,為去年4月以來的16個月新高。 7月六大壽險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超過274億元,其中光國泰人壽7月就賣破200億元,比去年7月的47.3億元,增加152.7億元,年增逾3倍之多。其中,富邦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台灣人壽等7月投資型保單也開出紅盤,新契約保費皆超過去年7月。 除六大壽險,投資型保單市占前三大的三商美邦人壽,7月投資型保單買氣也大增逾2倍,三商壽7月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達55.1億元,較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生技股上半年獲利持續紅不讓,初步統計至少有29家EPS超過2.5元,其中有9家公司賺逾半個股本;眼球股族群上半年獲利坐穩前段班,醫材股重回疫前水平,製藥股在保瑞、美時激勵和缺藥潮中營運翻身。 上半年生技族群高獲利股中,除保瑞、麗豐-KY、軒郁尚未公布財報外,其餘大致都已出爐;由於過往的經驗,生技業下半年獲利通常都會優於上半年,法人看好今年族群獲利將優於去年再創高。 值得一提的是,較勁味道濃厚的保瑞、美時,都將於15日召開法說會,法人看好兩家公司都有機會上修今年的營收、毛利率。 另外,眼球股中則出現大洗牌,晶碩EPS以10.06元穩坐族群獲利王寶座;大學光EPS達6.58元首度超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