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金公告7月自結盈餘,7月稅後純益41.27億元,比去年同期年增57.22%,今年累積稅後純益190.97億元,年增34.98%,EPS 1.53元。

元大金7月單月稅後純益41.27億元,累計前七月為190.97億元,都比去年同期成長。主要獲利動能仍為銀行與證券。

子公司方面,證券受惠台股日均量增加、市占率提高,7月稅後純益為16.02億元。人壽受惠於美元升值,匯兌利益增加,7月稅後損益為14.5億元。銀行7月稅後純益為8.16億元,期貨7月稅後純益1.89億元、投信7月稅後純益2.25億元。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華新7日公布,自結7月及前七月合併營收雙雙優於去年同期,7月合併營收創同期第三高、前七月合併營收改寫同期次高。

華新7月調漲部分不銹鋼盤價、電力線纜7月營收係依6月銅均價8,386.23美元、年減7.16%計算,一消一長,7月合併營收151.87億元,比去年同期微幅增加0.43%,改寫同期第三高;上半年合併營收1,153.3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6.70%,創同期次高。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受到客戶需求降低,出貨減少,新纖(1409)上半年稅後純益2.4億元,年減85.78%、儒鴻(1476)上半年稅後純益22.18億元,年減42.04%,都呈有幅度衰退;隨著品牌廠庫存去化,新纖、儒鴻表示,訂單漸回流,預期下半年營運將會「逐季成長」,更會比上半年有明顯的增幅。新纖上半年的每股稅後純益0.15元;儒鴻EPS 8.09元。受客戶庫存仍未去化完、需求低迷影響,聚酯、加工絲、尼龍等化纖紡品價格不振,加上台幣重貶,匯兌利益較去年同期減少,讓新纖上半年的獲利大幅衰退。新纖指出,以目前客戶需求反映,下半年的訂單能見度應會比上半年好。而全球品牌服飾廠的財報預測也都朝正向走,因此,市場評估,下半年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產創條例第10條之2子法「公司前瞻創新研究發展及先進製程設備支出適用投資抵減辦法」於7日正式公告實施,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也提出報稅相關重點。一是相關辦法申請適用投資抵減對象為應於我國境內進行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之公司,並符合以下資格條件:在同一課稅年度內之研究發展費用達新台幣60億元;在同一課稅年度內之研究發展費用占營業收入淨額比率達6%;112年度有效稅率未低於12%。 二是公司同一課稅年度從事前瞻創新研究發展之支出,得按支出金額2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並以不超過該公司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30%為限。惟該支出不包括政府補助款及研究發展單位產生之收入在內,且應以稅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現行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從申請藥證到納入健保給付,平均需要約24個月,不過明年1月1日起,衛福部健保署與食藥署將啟動「平行送審」機制,也就是藥廠在送食藥署查驗登記時,一併送至健保署,有望將時間縮短至約12個月。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率團,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衛生與經濟高階會議,及本年度第二次衛生工作小組會議,內容談及希望我國能增加對健康照護的投資,並在高齡照護上,深化預防接種、健康老化及供應鏈韌性等議題的合作。針對快速引進新藥品、醫材、技術,並提升審查效率,薛瑞元表示,這是我國最重視的努力方向。過去作法採二階段進行,先由食藥署審核取得藥證後,再由健保署針對給付進行審查。為加速作業,將改採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長榮鋼鐵(2211)月7日公布112年第二季財報,鋼構業務受惠於上半年部分吊裝工程毛利高及環保事業獲利貢獻佳,再加上長榮海運(2603)配發高額現金股利挹注業外收益,使獲利有良好表現。

長榮鋼鐵112年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稅後淨利為23.52億元,年增51%,每股稅後純益(EPS)為5.64元,優於去年同期EPS為3.73元的水準。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程泰機械7日董事會承認第二季財報,程泰原本預期第二季會有投資股票金融評價挹注,第二季獲利優於第一季及去年同期,沒想到第二季投資股票出現金融評價損失1,900萬元,EPS降為0.94元;上半年EPS為2.18元。程泰7日董事會承認第二季財報,第二季合併營收14.34億元、營業利益1.82億元、本期淨利1.17億元,EPS從去年同期2.01元劇降至0.94元,也低於第一季EPS為1.25元。程泰上半年合併營收25.88億元、本業獲利2.23億元,匯兌利益0.17億元,投資股票等金融評價利益從第一季1.52億元降至1.33億元,本期淨利2.62億元、EPS從去年同期3.11元降至2.18元。程泰表示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7日包括長榮鋼(2211)、第一銅(2009)皆發布第二季、上半年財報,其中長榮鋼上半年營收60.29億元,稅後淨利23.52億元,每股盈餘5.64元,而第一銅上半年營收12.50億元,稅後淨損5,644.6萬元,EPS為-0.16元。豐興(2015)則是公布7月合併自結損益,營收月增0.86%,但1~7月營收年減14.63%。長榮鋼7日發布第二季及上半年財報,該公司上半年營收60.29億元,年減10.24%,不過稅後淨利23.52億元反而年增34.09%,上半年每股盈餘5.64元。第一銅同日也發布第二季及上半年財報,該公司上半年營收12.50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5.57億元相比衰退19.72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台聚7月營收月年雙減
伴隨塑化報價因成本、需求拉抬,持穩反彈上揚,台聚集團7月營收除台聚(1304)外,其餘回穩推進。台聚7月營收39.63億元,比6月39.89億元小幅下滑,並較去年同期減少29.95%;前七月營收28,7億元,年減26.51%。 分析師指出,第三季為聖誕節裝飾用PVC、包裝用HDPE、農膜用LLDPE等產品傳統旺季,加上第三季起為傳統太陽能模組安裝旺季,可望為塑化廠營運添力。大陸今年太陽能裝機量預估95~120GW,全球約280~330GW,年成長率20~40%,對光伏級EVA價格產生穩定的作用。台聚LDPE/EVA年產均為15萬噸;另,參與之大陸古雷30萬噸EVA裝置也完工投產。除太陽能EVA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麗豐-KY(4137)在大陸疫後消費復甦步調緩慢且又逢夏季美容產業淡季中,受惠「克麗緹娜」加盟店在主營地區之三線以上各城市仍穩健拉貨,7月合併營收3.36億元,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24.1億元,年成長10.31%,全球營運據點已達5,040家的規模此外,麗豐也在北京舉辦的2023年第四屆BIDC品牌創新發展大會中榮膺三大海諾獎項,包括「克麗緹娜」榮獲行業品牌獎、集團CEO趙承佑榮獲行業人物獎、以及身為明星產品的童妍精粹液榮獲20行業卓越人氣產品;法人看好,得獎光環將有助未來業績成長。麗豐表示,集團30年來深耕的卓越品牌影響力以及產品力,加上透過數字化管理、創新開發等策略,已打破美容保養產業發展上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