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指數創高後爆量殺!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抵台,惟人工智慧(AI)主攻部隊18日盤中賣壓出籠,加權指數高低震盪逾200點,成交金額更爆出4,938.21億元、創兩年新高。法人指出,指數高檔收大量長黑,且台積電法說前多空紛亂,美股財報、利率政策不確定性仍存,後市行情恐轉趨震盪,惟下檔月線有守,短線整理後仍有望續攻。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均認為,市場短線有包括一、台積電法說;二、蘇姿丰演講;三、Fed升息決策;四、美股科技股財報旺季;五、大陸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等「關鍵五變數」,台股爆量下跌,短線行情恐轉為震盪,惟下檔月線17,026點及「萬七」關卡附近預期將有強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工商時報
建立了一個新的精選文章
ETF大換股 市場警戒
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ETF追蹤的「上市櫃高股息30指數」,最新成分股調整18日盤後生效。此次出現大汰換,30檔更動27檔,包括近來飆漲、被關禁閉的緯創被剔除,引起市場高度關注與警戒。 緯創今年股價漲翻天,外資從5月3日啟動賣超模式,累計至7月18日賣超24.67萬張,外資持股一路從42.38%,賣到7月17日的36.11%,18日轉為買超8千多張、持股比降至36.41%。 AI股價狂飆,但也拉低殖利率,部分個股不符合入選高股息ETF基金條件,適逢近期必須調整持股的ETF,陸續將緯創、技嘉等個股剔除。據悉,緯創遭兩檔高息ETF踢出名單,造成的被動賣壓高達3~5萬張,市場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儘管美國高層近期不斷重申無意與中國經濟脫鉤,但美方夥同盟友對中國的科技大網愈收愈緊,不僅引發國內科企不滿,也激起中方對鎵、鍺進行出口管制。在近期美國高官接力訪中後,傳出美方對中投資設限的計畫將僅側重於半導體、AI等尖端技術,並只適用於新增投資,且政策可能要等到明年才會生效。 綜合外媒18日報導,中美科技戰從原先的5G、半導體,一路延燒到到人工智慧(AI)、雲端、量子計算等新興領域,令全球產業界憂心忡忡。但在美國高官近期接連訪中後,日前傳出「降溫」訊息。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拜登政府先前限制對中國投資的計畫,將僅側重於尖端技術。此外,政策還要經過逐層評估審批,可能要等到2024年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美國經濟保持韌性,通膨持續降溫,可望朝向軟著陸之下,高盛與摩根大通雙雙下修美國衰退風險。高盛將美國未來1年內的衰退機率,從25%降為20%。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Jan Hatzius)17日發布研究報告指出,「近來的數據讓我們更確信,通膨降到可接受的水準,又不致於讓經濟衰退,是我們調降衰退機率的主因。」 哈祖斯表示,美國第二季GDP成長率達2.3%,消費者信心回升,6月失業率降至3.6%,皆是美國經濟活動仍保韌性的明證,令高盛對前景更加樂觀。 美國6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跌破5%,創2021年10月來新低,高盛看好通膨升幅還將持續放緩。 哈祖斯也提及,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聯發科旗下達發科技,去年以每股650元之姿,登板興櫃股王,頂著聯家軍光環,在今年四月通過上市案,預計10月下旬掛牌上市。達發科技由聯發科子公司絡達及創發整合,由曾任聯發科副董事長暨總經理的謝清江領軍,專注於藍牙、衛星、固網寬頻、乙太網路等四大領域,主要客戶涵蓋全球知名品牌。 達發科技旗下兩大事業群,分別聚焦AIoT先進技術與全球網通基礎建設之晶片研發,持續累積並投入高價值、高毛利晶片研發。 達發旗下四大產品線,與母公司聯發科的5G、Wi-Fi 7、Smart TV以及車用四大平台相互配合,透過大小平台互聯、互通、互測的技術整合提供客戶完整、高價值的產品。最具亮點是與聯發科攜手打造車用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跨機構整合式金融服務時代將來臨。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18日指出,開放銀行前二階段已有穩定用量,第三階段將進入開放「交易」,客戶資料真正可攜式,但由於涉及資金移轉、交易服務,會更嚴格要求資訊安全,銀行公會及財金公司已函報自律規範及技術資安標準給金管會,預計今年底前核備,最快明年上路。 林志吉表示,今年1月19日就已洽商銀行公會研議開放銀行第三階段時程,預計今年底前自律規範要出爐。財金公司規劃將開放五大類,即存款、信用卡、貸款、支付、手機門號轉帳共35項服務內容,由於第三階段涉及客戶資金移轉交易面服務,若發生資安事件對客戶影響更甚前二階段,金管會將更審慎評估維護消費者權益,可申請的銀行、第三方業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聯準會(Fed)鷹王布拉德(James Bulllard)將在8月中旬卸任,引發外界揣測Fed政策基調是否轉向鴿派。不過根據CNN報導指出,目前Fed內部鷹派勢力仍占上風,加上主席鮑爾先前提到,為抑制通膨還有更多工作要作,因此並不排除Fed可能在7月、9月連續兩次例會調高利率。 Fed7月25到26日兩天舉行決策會議,外界預期調高利率1碼應是大勢底定。但有關9月例會是否將再度升息,現今情勢則並不明朗,依然有待8月的相關經濟數據出爐,做為Fed決定利率動向的主要依據。 不過肯定的是,Fed主席向來對於制定貨幣政策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具有重大影響力。鮑爾過去曾提到為了對抗頑強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特斯拉(Tesla)計劃擴建德國柏林附近的超級工廠,將每年產能倍增至100萬輛電動車,使其成為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廠。擴建計畫將令該廠員工人數,從1萬多人增加至2.25萬人。 特斯拉擴產的計畫等於是看好自家電動車需求前景,刺激股價17日大漲逾3%,收報290.38美元,今年迄今暴漲近170%。 據特斯拉近日提交當地官員的文件顯示,該電動車巨擘申請擴建位於德國東部布蘭登堡(Brandenburg)的現有工廠,希望提高電動車與電池產能。 特斯拉已取得初步批准,可對於工廠進行部分改造。但想取得全面許可仍須等到環境衝擊評估完成,而後者取決於當地居民意見。當地官員本周起將把特斯拉申請文件放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中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6.3%,遜於市場預期,各家投行相繼調整對中國經濟預測,美國財長葉倫(Janet Yellen)表示,中國經濟放緩可能會波及全球經濟,這或將對美國造成部分負面外溢效應,但預期美國不會陷入經濟衰退。 中國經濟增速受到需求不振、整體復甦乏力等影響,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2023年第二季GDP年增6.3%,遜於市場預期的7%左右,上半年中國GDP年增5.5%。而官方3月訂定的全年增長目標為5%左右。 外媒引述葉倫17日表示,新冠疫情後,中國經濟復甦相對緩慢,消費者支出相對疲弱,中國經濟放緩可能會波及環球經濟,由於許多國家依賴中國以促進當地經濟增長,一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
在大陸政府與業界支持下,大陸鋰電池行業發展迅猛,在動力電池之後,儲能更成為鋰電池應用的新強勁增長點。大陸A股公司及業內人士均表示,延續前兩年的高速成長,今後三至五年內,儲能產業整體依然有非常可觀的增速。 上海證券報18日報導,儘管當前大陸經濟成長疲軟,多數產業面臨經營逆風,但大陸的新能源電池市場卻廣被看好。 大陸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17日表示,2023年上半年,大陸規模以上鋰離子電池製造業增加值年增長29.7%。以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出口年增61.6%。 多家A股上市企業表示,除了以往的動力電池應用,儲能已成為鋰電池應用的新強勁增長點。尤其是 ...
觀看完整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