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9【農產品】觀望WASDE月報 CBOT農產品下跌

 

【數據公布】

 

台灣時間 5/11 00:00 美國農業部將公佈5 WASDE 月報

 

【農產品】

 

黃豆 : 8CBOT黃豆期貨熱門合約(7)下跌 1.50% 1227.75美分。

小麥 : 8CBOT小麥期貨熱門合約(7)下跌 1.36% 634.00美分。

玉米 : 8CBOT玉米期貨熱門合約(7)下跌 1.82% 458.50美分。

可可 : 8 ICE 紐約可可期貨熱門合約(7)上漲 0.28% 8634美分。

 

黃豆:觀望WASDE月報,南美洲的預期調整較大

本週五凌晨美國農業部將公佈5WASDE月報,此次重點在南美洲產出預期的調整,目前市場分析預測南美洲黃豆和玉米的全年產量都有下修,而黃豆漲至今年高點後,技術性買盤逢高出貨,5/8黃豆價格持續回落。

美國農業部的展望報告顯示,未來10年,美國、巴西和阿根廷仍為未來全球最重要的黃豆出口國,預計10年後,三大國家的出口項將佔全球黃豆出口的90%。近期巴西惡劣的天氣使市場擔憂農作物的收成,巴西最南部的南里奧格蘭德州從上週開始迎來大雨,造成洪水氾濫,而3-5月為黃豆和玉米的收成階段,交易商指出大約25% 的農作物仍然在田裡,大雨將導致收成和品質下滑,影響今年整體預估的黃豆產量。而過去一週美國中西部的黃豆產區多雨,不利於農民執行春播,這幾天才迎來放緩,在美國產區多雨和洪水擾亂南美洲黃豆收成的兩大因素下,過去一週黃豆價格保持堅挺態勢,保持偏多立場。

 

 

巴西南部的黃豆產區,未來7天仍然保持大雨

 

 

小麥:漲至今年高點、階段漲幅滿足,小麥回落

本週小麥價格來到4個多月來的高點後,交易員鎖定利潤出售,5/8小麥期貨持續回落,但不利的生長環境仍為推升小麥價格的主因,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俄羅斯45% 的地區過於乾燥,多個產區正在經歷乾旱和寒霜的影響,且天氣預期將會更加乾燥,機構下調俄羅斯小麥的產出預估,作為全球第一大的小麥出口國,乾燥的天氣造成全球擔憂未來小麥整體產量,市場對於下半年反聖嬰現象的預期也是小麥價格的推手之一,4NOAA預估反聖嬰發生在今年下半年的機率持續上升,而2010-2011年的反聖嬰現象造成乾旱,小麥全球產量銳減1/3,在擔憂反聖嬰現象的預期中,小麥期貨過去一週迎來強力買盤,小麥價格有望保持堅挺,偏多看待。 

 

(小麥產區)

 

 

 

(降雨不足)

 

 

 

玉米:觀望WASDE報告,玉米逢高持續出貨

隨著玉米期貨來到今年高點,農民逢高出售5/8價格持續下降,5/11凌晨即將公佈5月份的WASDE報告,市場預計美國玉米期末庫存將下降,原因來自於週一公布的玉米出口檢定量較上週持平,但相較於去年同期增加34.8%,來到128萬公噸,顯示需求逐漸好轉。而作物進展報告顯示,截至上週日,美國玉米的播種進度僅為36%,低於五年平均進度39%,而去年同期為42%,因為玉米產區受到大雨的影響,延遲了玉米的整體播種,不過本週將迎來較乾燥的天氣,有利於玉米播種,而南美洲部分也預期WASDE月報將下修玉米的產出預期。

 

南半球的阿根廷持續面臨葉蟬蟲的侵襲,蟲害正侵蝕玉米第三大出口國的產量,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將目前生長的阿根廷玉米評級下調3%17%為良好,而不良的評級則是上升了4%,達到40%。今年阿根廷原本預計的產量為5650萬公噸,而因為蟲害已持續下調至4650萬公噸,並宣稱這是「前所未有的破壞」,且蟲害情形仍在加劇,不排除持續下調產量預期的可能,蟲害推升處於三年低點的玉米價格上漲,呈現震盪偏多的態勢,但價格再進一步大幅的推升需要美國出現更嚴重的天氣問題或是南美洲產量預測如預期下降。

 

 

可可 : 未平倉合約大幅下降,可可價格持續上沖下洗

紐約可可期貨未平倉合約持續下降,期貨交易缺乏流動性,市場無法達成一致共識,導致可可期貨價格本週持續上沖下洗,上週五的交易商承諾(COT)報告顯示,截至4/30當週,可可期貨的多頭合約降至3年多來的最低水平,而空頭部位則降至7年多來的最低水平。由於供給嚴重不足,貿易商擔心期貨合約產生違約交割,促使交易商紛紛平倉,更傾向於現貨市場上付款和簽約,已確保可可的供應,全球可可價格今年飆漲,在4/19創下歷史新高後價格開始回落,不斷上漲的可可價格導致合約保證金也持續上調,維持可可期貨部位的成本上升,可可保證金過去一年已上漲近10倍,投機性的買盤也紛紛退出市場,市場追價意願降低,降低期貨合約的流動性。

 

(年初可可期貨未平倉合約量)

 

 

 

(目前未平倉合約大降)

 

 

下圖為一週以來可可合約價格的變化,紫色線為4/19可可最高價位時,各月份可可期貨合約報價,藍色線為今日各月份可可期貨報價,可以明顯看出市場已轉換對於高價可可的共識,大幅下修對於近/遠月可可期貨的價位。

 

 

 

 

但從供需面來看,需求似乎保持強勁,4月公佈的全球可可研磨數據,原先市場預估歐洲2024第一季可可研磨量年減3-6%,亞洲地區下降8%,但數據顯示,歐洲的研磨量僅減少2.2%、亞洲僅下降0.2%,超乎市場預期。市場認為需求尚未被高價可可破壞。全球最大巧克力製造商百樂嘉利寶公佈的銷售報告也顯示,截至2/296個月內,公司的銷量增長了0.7%,公司財務主管表示,即使價格上漲對短期需求造成影響,但他看到市場對於可可需求依然呈現積極態勢。

 

象牙海岸、迦納政府4月調升了跟可可農場購買的交貨價格約50-58%,希望抑制走私情形,因為走私會導致價格持續飆升,但提升後的交貨價約2500美元,還是和期貨價格差異過大,且迦納可可種植者協會表示這價格是在汙辱辛苦的可可農民,以1萬美元的可可為例,農民實際拿到約670美金,但迦納可可委員會拿到約7800美金。且政府本意為希望農民不要囤貨,但在供給不足的情形下,影響也有限,不會農民不走私,供給就能完全改善。全球第五大可可生產國奈及利亞現在也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正面臨洪水的侵襲,下修了今年可可產出的預期,從28-30萬噸調整成22.5萬噸,此一消息也是可可價格上升的推手。

 

市場持續關注西非可可中期產量(4-9),象牙海岸對於中期產量預估為40萬噸,比去年同期的60萬噸減少33%。迦納全年產量預估為42萬噸,為該國最初預測產量的一半,也是22年來的最低水平。西非雨季從4月到11月中旬,但農民表示 : 「現在天氣非常炎熱,雨水也不夠充足,可可豆子會很小,而且品質很差。」因此整體悲觀看待可可中期產量,如果中期產季的產量不足,導致西非可可國無法成功交付,將影響信譽問題,也將持續惡化可可供應。

 

今年象牙海岸和加納可可產出嚴重赤字,象牙海岸數據顯示,截至10/01-4/28,象牙海岸農民向港口輸送了134萬公噸的可可,比去年同期下降30%,象牙海岸監管機構表示,全年產量將減少21.5%,總產量約為175萬公噸,國際可可組織於2/29的預測2023/24全球可可缺口為37.4萬噸,而全球最大巧克力生產商百樂嘉利寶則預估缺口為50萬噸,且持續上調。

 

過去一年,西非遭到蟲害、乾旱、作物疾病等因素,嚴重打擊可可生長環境,且西非的可可樹老化情形嚴重,並長期沒有使用較佳的肥料和種植新的可可樹,可可樹幾乎為西元2000年前種植的老樹,導致抵抗力和產量不佳,且種植新的可可樹需要約4年的時間,造成可可供給出現問題且沒有能立即解決的方法,但市場對高價可可的共識遭到破壞,雖然供給嚴重不足下有利價格,但未來的可可合約可能無法順利交貨且保證金昂貴降低流動性下,大幅降低市場持有可可合約的意願。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