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農產品】
黃豆 : 17日CBOT黃豆期貨熱門合約(8月)上漲 0.62% 至 1097.25美分。
小麥 : 17日CBOT小麥期貨熱門合約(9月)上漲 1.60% 至 539.25美分。
玉米 : 17日CBOT玉米期貨熱門合約(9月)上漲 0.57% 至 398.00美分。
前總統川普表示強勢美元損害美國出口競爭力,並指出日圓疲弱,引發市場擔憂如果川普上任,將會採取行動削弱美元,7/17美元指數創下4個月以來新低,提升美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吸引貿易商進行逢低買盤,三大農產品期貨皆上漲。
美國天氣部分,市場討論美國東岸較早播種的作物狀況很差,受影響的區域包含賓夕法尼亞州一直到喬治亞州,主要受到前期的潮濕天氣再到後面的乾旱,雖然近期的降雨有助於緩解炎熱,但農民認為傷害已經造成,黃豆部分非常的矮,很難形成樹冠,5月中旬的播種季後,許多黃豆發芽後就死了,以北卡羅來納州為例,玉米評級有 44% 在非常糟糕、29% 為糟糕,而黃豆則是31% 在糟糕和非常糟糕,該州的黃豆和玉米皆未出現優良評級的作物。但由於美國東岸並非黃豆、玉米主要種植區,雖然影響面積範圍廣,但產量占比不高,主要產區還是在北部平原地區,因此資訊上對價格的影響相對有限。
本週美國主產區的天氣依然相對平穩,對黃豆、玉米應不會造成太大威脅,西部種植帶和北部平原到週日前可能出現陣雨,而氣溫大部分維持在正常或低於正常水準,並不會過熱,同時間中國利用巴西里奧下跌的同時,在7月的前兩週向巴西訂購了約450萬噸的黃豆,今年前半年中國幾乎都跟巴西訂購黃豆,而從美國進口的比例微乎其微,僅為去年同期的一成(約10萬噸),也反映在美國疲弱的出口銷售數據上。
玉米部分,昨日公佈EIA乙醇數據,截至7/12,乙醇產量從前一週的1054噸上升至1106噸,創下去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要能持續保持乙醇產量增加的速度,才能有效降低目前美國過剩的玉米庫存。週二時,烏克蘭農業委員會報告指出,由於高溫和乾旱,烏克蘭2024年玉米產量可能下降30-35%,烏克蘭為全球重要糧食生產國,占全球玉米生產約3%,委員會表示生產水份儲備量極低,如果再不降水,可能重演2020年的情形(玉米產量下降價格彈升),天氣預報顯示,烏克蘭西部地區最高溫升至33-36度,南部則高達41度,接近歷史以來最高溫,而旁邊的羅馬尼亞則是約15%-30%的玉米遭到高溫燒毀,黑海地區玉米產量預計將下滑,整體而言目前美國本土天氣和作物狀況穩定,但歐洲以及黑海地區的前景較不樂觀,在多空資訊夾雜下,市場將權衡各產區受影響的程度。
(美國乙醇產量逐步增加,玉米用量提升)
(美國東岸天氣不佳,但非黃小玉主要產區)
黃豆日線
玉米日線
小麥主要進口國埃及,本週進行了2年來最大規模的採購,這是近期穀物價格大幅下跌後帶來的現象,該國本週訂購了77萬噸的小麥,主要來自俄羅斯的銷售,由於季節性的收穫壓力、美國本週公佈上升的生長評級提升,加上產量預期上升,美國小麥豐收預期帶給小麥價格壓力,但現在小麥值得關注的是黑海地區的天氣,黑海地區仍然保持乾燥、溫度依然高於平均水平10-15華氏度,全球最大的玉米運輸國烏克蘭氣溫飆破38攝氏度,以及隔壁的羅馬尼亞(歐洲主要穀物生產國),都正處在乾旱之中,目前農作物處於關鍵的授粉階段,熱量可能會導致植物萎縮,烏克蘭國家水文氣象中心農業部負責人泰蒂安娜表示「7月中有10天我們觀測到氣溫超過35度,在這樣的溫度下蜜蜂不會授粉,初步評估,玉米收成也將比預期低20%至30%。」過熱的天氣和乾旱將損害小麥的生長,因此未來小麥價格關注的重點要放在黑海地區的天氣情形。
小麥日線
(黑海地區乾旱問題依然存在)
(黑海小麥產區炎熱,容易減少穗粒重量、降低產量)
7月WASDE全球小麥產量、用量和期末庫存預估 單位 : 萬噸
美國農業部在台灣時間7/13 00:00 公佈7月WASDE月報,市場預期7月的WASDE維持6月WASDE和6月底種植面積報告的整體觀點,數據公布後玉米和黃豆偏向符合觀點,但小麥則出現了不同的變化,7/12當日下跌幅度最大的就是小麥,小麥公佈的數據超乎市場想像,7月的WASDE上調了美國和全球的小麥產量、期末庫存預估,對於小麥主產區俄羅斯的產量保持不變、歐盟僅微幅下調50萬公噸,美國上調的數字反映的是近期美國小麥收成進展順利,但數字似乎過於樂觀,使市場忽略了近期黑海地區的乾旱預測,整體而言,從價格走勢顯示農產品市場氛圍仍然低迷。
7月WASDE美國黃豆、玉米產量預估 單位 : 億/蒲式耳
7月的WASDE報告中,2023/24年度美國舊作物,黃豆、玉米產量皆未調整,畢竟已接近年度尾聲,而對於2024/25新年度作物,玉米產量上調(符合市場預期),但另市場驚訝的是報告中上調了美國國內和全球的玉米使用量,短線上超出市場預期外的資訊使玉米價格上揚,但市場存疑上升的需求量到底是來自哪個部分?交易員和分析師普遍認為,除非這些玉米被實質的銷售(例如中國、墨西哥真的大量訂購)或是國內使用玉米生產的乙醇產量大幅增加,否則市場無法提供價格實質性的反彈,加上美國農場中的玉米庫存量還有30億蒲式耳,為36年來最高,在消化資訊後當日玉米呈現先漲後跌的格局,7/15開盤價格走勢也較為疲弱,而黃豆部分,雖然產量和期末庫存預估微幅下修,但今年美國黃豆增加的種植面積,導致產量預估本來就多,市場保有供給充足的預期,加上「目前」良好的生長條件和緩慢的出口銷售,也在黃豆價格上形成壓力,報告公佈後下跌。
7月WASDE報告中,對南美洲的預估
對阿根廷2023/24 年度,最終產量預估些微下調,巴西則保持不變 單位 : 萬噸
對2024/25 年度,南美洲產量預估皆並未改變 單位 : 萬噸
今年下半年有反聖嬰到來的預期,過去反聖嬰時期來臨時容易造成穀物生產大國美國、南美洲和黑海地區乾旱,觀察聖嬰和反聖嬰是否發生,會從東太平洋固定經緯度的海水溫度觀察區做預測,從海水溫度和過去平均值的差異,推論氣流和洋流的變化,而每三個月的差異滑動平均值,被稱做ONI指數,ONI指數大於平均值0.5度,稱做聖嬰現象、小於平均值-0.5度,稱為反聖嬰現象,而介於0.5到-0.5度則為中性的天氣,從下圖可以看到,當ONI指數低於-0.5度,也就是反聖嬰時期,穀物農產品的價格容易上揚,原因來自於乾旱的恐慌和實際的穀物產量下降。
7/11 美國NOAA公佈7月最新的反聖嬰預估,摘要指出近期的中性天氣預計維持,而反聖嬰現象傾向於8-10月出現(70%的機率),之前6月的預測7-9月出現機率為65%,預測團隊表示基於多項預估模型,模型一致認為今年反聖嬰現象將會發生,原因來自表層海洋溫度持續低於平均水平、模型顯示7月份的東風出現異常,因此得出的推論,但對於反聖嬰的強度上還無法掌握,最新的ONI指數強度預估,在未來的幾個月,深灰色範圍(下方圖)為模型的預估平均,在此區間的機率為68%,整體的ONI指數維持在-0.5~-1.5之間(符合反聖嬰時期的表現),而淡灰色範圍是所有模型預測的95% 範圍,可能為一般反聖嬰、強反聖嬰、也可能轉為偏中性,但預測團隊認為發生在深灰色的機率還是相對最高。
(反聖嬰強度預估)
(最新反聖嬰發生機率)
雖然今年有反聖嬰來臨的預期,但今年6月美國超乎市場預期的種植面積和季度庫存報告,導致目前農產品持續面臨壓力,今年原本市場預期美國農民會多種植黃豆、少種植玉米,但報告公佈後發現,玉米減少的幅度比想像中小(種植面積還是相對高)、黃豆符合預期的從去年的8300萬英畝上升至8600萬英畝,更重要的是截至6/1黃豆、玉米的季度庫存是相對高的水準,代表美國舊作物的出售緩慢,市場氛圍偏向供給過剩的擔憂,且在尚未宣佈反聖嬰來臨或是產區實際受到天氣影響下,農產品的操作上還是要以現有的資訊為主,目前的乾旱觀測顯示美國尚未看到特別的乾旱情形,除非其他小部分的產區乾旱開始推升市場的恐慌情緒,影響市場共識。
(紅色框內為美國黃豆、玉米最主要產區,尚未發生乾旱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