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早安】⭐️美股的多方是,不到黃河心不死 ⭐️英國的養老金遭遇的問題,只是市場的第一槍而已
386
⭐️本日焦點⭐️ 1) 10月3日週一公佈的美國9月ISM製造業指數,該指數降至50.9,創2020年5月份以來新低,更加接近完全停滯。和8月的資料相比,該指數下降1.9個百分點,也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52.4。ISM製造業指數的新訂單指數月減4.2%降至47.1,降至新冠疫情爆發初期的水準,並跌入收縮區間,顯示出美國製造業需求迅速減弱。 聯準會三把手紐約聯儲行長威廉姆斯表示:收緊貨幣政策已經開始讓需求降溫,並降低通脹壓力,但我們(聯準會)還沒有大功告成。這需要時間,但我完全有信心,我們將回歸持續的價格穩定。其並表示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尚未對美國經濟增長構成限制性影響。 2) 英國財長Kwarteng 宣布政府將放棄取消對高收入者徵收 45% 稅率的計劃,稱在保守黨議員的反抗日益加劇的情況下,這已成為他們議程上的『巨大干擾』。 上週四英國銀行出手制止養老基金可能因為被迫拋售而引發國債市場崩盤。 在上周三開始市場一再提醒英國央行留意養老基金可能因為抵押品不足以發國債市場的多殺多。 英國的養老基金大量使用負債驅動投資(LDI)策略購買國債 LDI 抵押緩衝的部分設置是使用歷史數據來建立模型,該模型基於英國債券價格變動的可能概率。其表示最近英國國債殖利率的突然飆升『衝破了模型和抵押緩衝』的上限。並更進一步採用利率交換來放大槓桿規模。 2-1) 根據英國養老金監管機構2019年進行的調查,在英國前600家養老基金(總資產約為7000億英鎊)中,有62%的養老金通過利率掉期進行槓桿投資,利率掉期投資規模佔所有槓桿投資的43%,允許的最大槓桿水平為1倍至7倍! 3) 瑞士信貸的動盪使得股價持續下跌、 CDS 利率持續拉升 根據 ICE Data Services 的數據,五年期信用違約掉期價格約為 293 個基點,高於年初的約 55 個基點,創歷史新高。週一,蘇黎世的股價下跌了 12%,僅今年一年就下跌了約 60%,有望創下瑞士信貸歷史上最大的年度跌幅。 上週末,首席執行官烏爾里希·科爾納 (Ulrich Koerner) 試圖安撫員工和市場,結果卻發現他措辭謹慎的備忘錄產生了相反的效果。在吹捧該銀行的資本水平和流動性的同時,他承認該公司正面臨一個『關鍵時刻』,因為它正在努力進行最新的改革。 由於對陷入困境的銀行未來的猜測增加,科爾納的備忘錄是連續第二個週五的信件。KBW 的分析師估計,該公司可能需要籌集 40 億瑞士法郎(40 億美元)的資本,即使在出售一些資產以資助任何重組、增長努力和任何未知數之後。 4) 任何稍微關注市場的人都知道,從股票到債券再到大宗商品的一切都受到打擊,因此無處可藏。這對於尋求最大化跨資產類別多元化的風險平價策略來說是個壞消息。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價值 11 億美元的RPAR 風險平價 ETF(代碼 RPAR)較 2021 年 11 月的高點下跌了 32% 以上,創歷史新高。週三之前,該基金已連續六個交易日下跌,這是自 2020 年 10 月以來最長的連續下跌。 Strategas Securities ETF 策略師 Todd Sohn 表示:它應該是一隻多元化的基金——持有主要資產類別:股票/債券/黃金/TIPS。但我們處於這樣的環境中,通膨仍然很高,債券殖利率現在創下 40 年來無人經歷的數十年高位。 這些類型的策略根據波動性在所有資產類別中分配資金,因此在每種資產類別中承擔相同的風險。但由於聯準會努力抑制通膨,股票和債券都受到重創,今年風險平價受到打擊。標準普爾風險平價指數截至週二連續 11 個交易日下跌,為 2012 年以來最長的連續下跌。 5)美國快速升息,壽險業面臨淨值危機,金管會今 (3) 日透露,根據各家壽險公司 9 月底自結淨值比,南山人壽 9 月底淨值比已轉為負 0.59%,另外還有 6 家低於法定標準 3% 以下。 金管會對於各壽險公司財務監理有 2 大項,第一是資本適足率 (RBC) 不得低於法定標準 200%,第二是「連續兩期」淨值比不得低於 3%,但每半年為一期,有其中一項未達標就要提出財務改善計畫 (包含增資)。 由於美國鷹派暴力式升息,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多位立委都關注 22 家壽險公司的淨值問題,保險局局長施瓊華透露,根據上週自結出來的第三季數據顯示,淨值比在 3% 以下有 7 家,其中已有 1 家淨值比轉為負數,但金管會監理淨值比標準主要是看 6 月跟 12 月的財報,因此要以明年 3 月公布的今年底淨值比為準。 淨值比低於法定標準低於 3% 的 7 家分別為:南山人壽第三季淨值比從 6 月底的 1.72%,到 9 月底已轉為負 0.59%;保誠人壽 1.5%、國泰人壽 2.64%、三商美邦人壽 2.1%、宏泰人壽 2.2%、安聯人壽 1.13%、第一金人壽 2.03%。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
留言請登入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