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儘管OPEC+決議7、8月增產,但幅度仍不夠,
北半球正處暑假用油旺季,油價收漲。
06/08 00:00 EIA公布月度報告
06/08 04:30 API公布上周原油庫存
06/08 22:30 EIA公布上周原油庫存及產量
【原油】
週五國際油市小幅收漲,原因為儘管OPEC+決議增產,但幅度不足以改變全球石油平衡,市場認知增加的產量並不能抵消季節性高峰和需求增加,促使油價上攻。
OPEC+決議7、8月增產每日64.8萬桶原油,儘管相較5、6月的增產43.2萬桶/日提高了50%,但增產幅度仍僅相當於全球需求的0.4%,且鑑於許多成員國增產艱難,過去幾個月都無法完全兌現增產承諾,沙國和阿聯是少數還有大量閒置產能的OPEC+國家。我們認為原油和成品油供需仍非常吃緊,產量還跟不上需求,油價仍是多方趨勢。
沙烏地阿拉伯調高對亞洲最大市場的原油售價,調幅高於預期,Aramco將7月出貨至亞洲的Arab Light crude售價調高每桶2.10美元,每桶價格比指標性的杜拜/阿曼原油價格高6.5美元。Aramco也調高銷往歐洲西北部和地中海地區所有等級原油的售價,對美國客戶的售價則連續第二個月維持不變。我們認為隨著中國逐漸解封,將提振原油需求,使得油價維持高檔。
EIA週三22:30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當週,美國商業原油庫存-510萬桶至4.147億桶(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減少15%)、戰略原油儲備庫存-540萬桶至5.266億桶(1987/9/4當週以來最低)、庫欣原油庫存+30萬桶至2500萬桶、汽油庫存-70萬桶至2.19億桶(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減少9% 連9週下滑)、蒸餾油庫存-50萬桶至1.064億桶(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減少24%)。
美國原油產量持平至1190萬桶/日(較去年同期+110萬桶/日,較疫情前高峰減少120萬桶/日)、原油產品消費量-17.2萬桶至1951.2萬桶/日、原油出口-35.1萬桶至399萬桶/日、原油以及油品的日均出口量-19.9萬桶至1037.7萬桶、原油進口(排除SPR)-26.8萬桶至621.8萬桶/日、原油淨進口+8.3萬至222.8萬桶/日、煉油廠原油加工量-23.6萬桶至1603.3萬桶/日、煉油廠產能利用率-0.6%至92.6%(東海岸98.2% 墨西哥灣沿岸95.2%)、汽油產量+54.4萬桶至996.8萬桶/日、蒸餾油產量-16.4萬桶至498.4萬桶/日、石化產品淨進口+59.6萬桶至-363.6萬桶/日、汽油進口+4.3萬桶至89萬桶/日、蒸餾油進口+18.2萬桶至26.3萬桶/日。
原油裂解價差持續擴大,有利油價。
Baker Hughes Inc.報告表示,截至6月3日,美國石油與天然氣探勘井數量較前週持平至727座(相較於去年同期+271座)。其中,主要用於頁岩油氣開採的水平探勘井數量較前週持平至666座。美國石油探勘井數量較前週持平至574座,天然氣探勘井數量較前週持平至151座。新井鑽探許可數量創新高顯示生產商提高產量的意圖,只要供應鏈的瓶頸獲得解決,下半年產量將可望提高。Rystad Energy報告表示,3月份二疊紀盆地水平鑽井的新井鑽探許可數量創下新高達到904座,主要受到油價上漲以及生產商努力提高產量的影響。隨著油價上漲,所有公司都可以以當前價格鑽探新井並盈利,但油商抑制生產快速增長的主因可能是投資者要求維持資本紀律的壓力、環境、社會和治理、勞動力短缺、供應鏈問題以及未來油價的不確定性是否會保持在高位。
根據CFTC 5月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原油期貨的投機者淨部位為332976口,相較前一周,淨多單-1785口 。
影響油價利多因素:
低庫存,成品油短缺。美國汽油庫存連9週下降(原油價格、俄烏戰爭、美國汽油需求增長超過煉油廠產能)。美國成品油出口強勁和暑假駕駛用油旺季,庫存大幅降低,帶動裂解價差擴大,激勵煉油廠產能利用率大幅提高,提振原油需求,有助於原油庫存維持於低水準。根據協會近期所做的調查,一旦零售汽油價格維持在每加侖4.50美元以上,有67%的受訪民眾表示將會改變開車的習慣;而如果零售汽油價格達到每加侖5.0美元以上,更有75%的受訪民眾表示將會改變開車的習慣。如果零售汽油價格持續上漲,今年夏天的開車旺季需求很可能將會受到影響。
4月全球煉油量近一年最低。IEA統計疫情前全球煉油量為8210萬桶/日,去年減少73萬桶/日,是30年來首度下滑。至今尚未恢復疫情前水平(許多煉油廠永久減產)。全球燃料油庫存至今連七季下滑。截至5/27當周美國煉油廠原油1603.3萬桶/日、煉油廠產能利用率-0.6%至92.6%,比疫情前少260萬桶/日。路透估計在歐美制裁下,俄羅斯煉油廠產能30%閒置,摩根大通估計俄羅斯煉油產能流失150萬桶/日。中國因疫情封控及減碳限制煉油活動,4月煉油量降低至1310萬桶/日,低於去年平均1420萬桶/日。其他國家煉油量也不見提升,使全球燃料油供不應求問題更加嚴重。
歐盟對俄石油禁運我們認為歐洲石油禁運的癥結點在於共識決,但實際上仍有三大瓶頸需要克服:運輸基礎建設、原先針對俄羅斯原油品種設計的煉油廠要升級設備規格(至少2-5年)、煉油廠產能利用率須再提升才能補足俄國成品油缺口。IEA估計烏俄戰爭前歐盟進口300萬桶/日俄油,至少佔其總原油消費量1/4。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同意推行計劃,禁止超過2/3(2021 157萬桶/日)俄羅斯經海運送往歐洲的石油進口(向俄國施壓要求結束戰爭,部分可望由亞洲國家買單),豁免1/3(2021 72萬桶/日)經管道輸送的進口。歐盟也將禁止歐盟保險業者對俄油出口提供保險業務,但終將等到禁運計畫付諸實施6個月後才生效。
歐盟委員會原則上禁止通過海運方式進口俄羅斯原油和石油產品,同時暫時豁免南Druzhba輸油管線(30萬桶/日,約佔歐盟進口俄油總量10-11%),以滿足匈牙利(65%的石油需求依賴俄油),德國(60萬桶/日)和波蘭將在今年年底前停止通過北Druzhba管道進口石油(75萬桶/日,俄國有能力改道至西部港口)。歐盟原則上同意2022年底前禁止90%的俄羅斯石油進口。歐盟諸國將有六個月的時間來逐步停止海運俄羅斯石油,並有八個月的時間來逐步停止海運俄羅斯石油產品。照這樣計算,制裁若通過,剩餘約100-150萬桶的滯銷量,則會成為俄油下滑的幅度。我們認為,若將海運油和管道油區別對待,將會造成更多國家反對,因為這是不公平的(布蘭特-烏拉爾原油價差擴大),擬議的妥協方案可能會使整個制裁方案過於軟弱,另外無法就制裁方案的所有細節達成共識,歐盟領導人將把最終協議留待之後再敲定,嘗試在6月的峰會前達成協議。
美國拜登政府計劃在今年秋天購買 6,000 萬桶原油(這次釋儲的1/3),以補充不斷消耗的SPR。
俄羅斯供應下滑。俄羅斯預測2022俄油產量較去年下降9.3%、俄油出口下降1.2%、石油產品出口下降20%。俄羅斯副總理表示,今年石油和天然氣凝析油產量,預計將下降逾8%至4.8億-5億噸。澳盛銀行預估,自俄烏戰爭開打後,俄羅斯石油產量已經減少100萬桶/日,且隨著歐盟針對俄羅斯的石油禁令實施,產量還將進一步減少。普氏分析的報告預估,至年底,歐盟禁運將會令來自俄羅斯的原油進口減少190萬桶/日,油品進口減少120萬桶/日。
美國即將到來的颶風季。即將到來的大西洋颶風季,將於6/1開始(與美國暑假駕駛旺季同步),颶風季的來襲可能會導致海上供應中斷、煉油廠停止運作,從而進一步推高油價。
影響油價利空因素:
價格太高需求萎縮。
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高通膨 央行緊縮
SPR釋放:從五月起未來兩季美國和IEA共釋放3億桶SPR(這段時間油價仍上漲,代表供給仍很緊缺)。
利比亞Sharara油田的石油生產已經恢復。
美國產量緩步提升中。
中國疫情不確定性。在堅持動態清零的指導原則下,上海6/1復工復產,北京也放寬防疫限制,並宣布近日疫情已獲得控制。5月製造業PMI 49.6,非製造業PMI 47.8,綜合PMI 48.4,製造業景氣回升中,有助於原油需求拉升。
Eni SpA和Repsol SA最早可能在下個月,開始將委內瑞拉石油運往歐洲,以彌補俄羅斯原油的缺口(量不大),恢復華府兩年前加強制裁委內瑞拉後,暫停委內瑞拉對歐洲的石油換債交易。
OPEC+產量提升中。OPEC+決議7、8月增產每日64.8萬桶原油,儘管相較5、6月的增產43.2萬桶/日提高了50%,但增產幅度仍僅相當於全球需求的0.4%,且鑑於許多成員國增產艱難,過去幾個月都無法完全兌現增產承諾,沙國和阿聯是少數還有大量閒置產能的OPEC+國家。
俄國海運石油出口:西北歐驟減,亞洲(中國 印度)、東歐取代,海上庫存堆積。
我們認為俄羅斯原油買家逐漸從歐盟部分轉向亞洲市場,俄國要找到能遞補歐盟國家的大客戶,減少經濟損失的選項似乎不多,包含印度、中國,但其所需要的數量與歐洲國家相比是小巫見大巫,而就算其他亞洲國家有意願購買俄國原油,恐怕得花上幾年的時間興建接油、儲油設施。印度約有80%的石油是透過進口,在過往通常只有2%至3%的原油是從俄羅斯進口,俄烏戰爭爆發後,印度購入超過4,000萬桶俄羅斯原油,已比2021年一整年多出20%,印度準備要求俄羅斯以每桶低於70美元的價格出售原油,作為跟俄國做生意的風險補償。OilX表示,中國在4月份自俄羅斯進口的原油,每天增加17.5萬桶,比2021年平均增加約11%。根據華爾街日報,即使遭受歐盟制裁,俄羅斯煉油商和船商設法模糊產地,這些原油被混入煉油製品,並在海上換船轉運,轉換地點位於地中海、西非沿海及黑海,然後再被運往中國、印度及西歐。
目前各國對於俄羅斯能源的態度: 德國宣布年底前自主淘汰俄油,約佔該國三成、60萬桶/日以上的石油進口量,現在還不能對俄羅斯天然氣禁運(目前缺乏天然氣接收站)、法國財長支持俄油禁運、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若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實施禁運,明年冬天將面臨嚴重後果、義大利有望在2024H2停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塞爾維亞簽訂為期三年新的俄羅斯天然氣協議、匈牙利(60%石油85%天然氣依賴俄羅斯)外長表示該國不會支持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實施制裁、立陶宛宣布不再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會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捷克和斯洛伐克尋求3年過渡期以逐步淘汰俄羅斯石油、奧地利拒絕對俄羅斯天然氣禁運、日本將需要時間來禁止俄油進口、印度計畫盡可能購買俄羅斯石油,準備採取長期合約以獲得更大折扣、印尼計畫購買俄羅斯石油、巴西石油部長表示高油價對消費者不利,願意滿足印度石油需求,希望印度投資、荷蘭計畫年底前停止使用俄羅斯天然氣、俄羅斯宣布對波蘭、保加利亞4/27起斷供天然氣,俄油進口禁令豁免至2024、波蘭呼籲立即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進口制裁、丹麥支持對俄油制裁、芬蘭表示週五俄羅斯可能開始暫停對其天然氣供應(原因為芬蘭申請加入北約)、白俄羅斯將用盧布支付俄羅斯天然氣。
我們認為短期油價將會在需求擔憂加劇(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以及中國疫情擴大封鎖)、擔憂俄油供應中斷之間拉鋸波動,隨著美國、OPEC+產量慢慢開出、未來6個月2.4億桶SPR的釋放、各國極欲打通膨、部分國家依舊購買俄羅斯原油,油價創高不易。此外,OECD和美國原油低水位的庫存,仍可支撐油價在高檔一段時間。我們會持續觀察以下影響油價的因素:中國封城的狀況、中東地緣戰火、俄羅斯的出口量變化的趨勢、歐美對俄原油制裁的力道、伊朗核協議談判進展、對委內瑞拉的制裁、美國頁岩油廠商是否加速增產、OPEC+增產速度、全球油品消費恢復速度、國際對綠能需求的進展、高價的石油產品可能會破壞需求。
【天然氣】
天然氣期貨上週波動非常大,原因為產量大幅波動、較低的風力發電、6月底的氣溫更加炎熱、庫存依舊低迷。儘管德州氣溫已達90s,但未來幾天會更熱,聖安東尼奧和更南部城市將會到3位數的高溫。其他地區本週大部分時間都會很舒適,白天氣溫約60-80s,內陸地區將帶有陣雨,使得全國需求將降低較低水平。NatGasWeather表示截至6/8這段時間似乎非常舒適。更熱天氣有可能在6/9-14,美國南部和東部將會非常炎熱80s上緣-90s中緣。6月下半月會出現明顯的高溫。預計今年夏季氣溫將高於正常水平,進一步推升需求預期,我們必須看到產量顯著且可持續的增長,以確保我們在今年秋天達到舒適的存儲水平。
截至5月27日當週,美國天然氣庫存+ 90Bcf (高於預期,2017-2021平均淨注入量100Bcf)至1902 Bcf (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2239 Bcf減少15.1%(337 Bcf )。
EIA 表示今年冬季(11-3月)天然氣淨提取量為2264 Bcf/d,是自2017-18冬季以來最高提取量。
美國截至6月1日當週 天然氣供應減少 需求上升
供給面:略增。美國天然氣總供應量+0.4 Bcf/d (+0.4%)至100.4Bcf/d,其中乾天然氣+0.5Bcf/d (+0.5%)至95.5
Bcf/d,來自加拿大的天然氣日淨進口量-0.1Bcf/d (-2.7%)至4.8Bcf/d。
需求面:減少。美國天然氣總需求-2.9Bcf/d至85.8 Bcf/d;美國消費-2.7Bcf/d (-4.3%)至61.2 Bcf/d。上週全美氣溫有所緩和。商業/住宅的天然氣消費量增幅最大-2.3Bcf/d (-19.7%)至9.2Bcf/d、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到港量-0.1Bcf/d至12.8Bcf/d、工業消費量-0.4Bcf/d (-1.8% )至21.4 Bcf/d。發電部門的天然氣消費量-0.1Bcf/d (-0.3%)至30.5 Bcf/d。對墨西哥的管道天然氣出口持平至5.6 Bcf/d;美國LNG出口-1艘船。
影響天然氣價格利多因素:
俄烏衝突供應脆弱:俄羅斯斷氣國家:波蘭、保加利亞、芬蘭、荷蘭(2%)、丹麥(4%)。俄羅斯可能報復歐盟對其石油制裁,斷供天然氣的風險。歐洲在天然氣供應上高度仰賴俄羅斯進口,2020 年俄國透過管線供應約 140 Bcm,佔歐洲消費量約六成、 LNG再供應15.5 Bcm,佔歐洲消費量約四成。經過烏克蘭、亞瑪爾管線有較高的停供風險,北溪 1 號、土耳其溪管線流量大致不變,假設上述趨勢延續,潛在供應衝擊約 67 Bcm(挪威、亞賽拜然、英國可填補 3 成缺口,剩下缺口美國有望填補。)。
管道天然氣出口增加。通過管道輸送到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天然氣出口量將小幅增加,2022 年和 2023 年分別增加 0.3 Bcf/d 和 0.4 Bcf/d,主要是由於更多對墨西哥的出口增加。
LNG出口創2個月新高: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輸往歐洲,歐洲希望擺脫對俄羅斯依賴。EIA 預測今年6 月至 9 月的 LNG 出口平均為 11.8 Bcf/d,而 2021 年夏季為 9.5 Bcf/d。四月EIA SETO預期LNG 出口將繼續引領天然氣出口的增長,2022LNG 出口達12.2Bcf/d,若能成功實現(新的Calcasieu Pass LNG出口設施投入使用),美國將超越澳洲和卡達,今年成為全球第一的LNG 出口國。預計美國 LNG 年出口量將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分別增加 2.4 Bcf/d 和 0.5 Bcf/d。2021 年,美國對亞洲的LNG出口增加了 1.5 Bcf/d (51%),美國成為亞洲第三大LNG供應國,佔亞洲所有LNG進口的 12%,僅次於澳洲(29%)和卡達(21%),中日韓佔美國LNG出口總量35%。歐洲、亞洲買家搶奪美國液化天然氣。美國今年 LNG 出口量能登全球第一,且以現貨、短約銷售為主,承諾幫助歐洲獲得更多LNG,今年向歐洲再輸送 15Bcm和至少到2030每年輸送 50Bcm。歐盟正努力在2030年前禁止進口俄羅斯能源。
炎熱的夏季高於往年:強烈夏季用電、空調需求
加州旱災惡化抑制水力發電,增加天然氣需求。美國西部往往比美國東部更容易受到乾旱的影響,因為西部降水具有很強的季節性。類似的乾旱狀況在2021也困擾著美國西部(熱浪和極端溫度),導致太平洋西北部和加州的水力發電量下降。EIA seto表示今年夏天加州的水力發電量將減少48%,截至4/1加州積雪的等效含水量為6.9英吋,比1991-2020的中值低40%(積雪減少)。
颶風: NHC預測今年的颶風將有21個命名風暴,高於平均14個,其6-10個會變成颶風。2021 IDA颶風使墨西哥灣的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中斷了10多天,導緻美國進入冬季的天然氣儲存庫存偏低。
美國庫存增加低於預期。截至5月20日當週,美國天然氣庫存+ 80Bcf (低於預期,2017-2021平均淨注入量97Bcf)至1812 Bcf (較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值2139 Bcf減少15.3%(327 Bcf )。
美國本土 48 洲產量尚未恢復疫情前高點(斷斷續續)。
歐盟決定今年11月1日前,歐盟各成員國的天然氣儲備量應不低於滿額儲氣量的80%,到明年11月1日前,各國天然氣儲備量不能低於滿額儲氣量的90%(確保冬季的能源安全)。截至5/30德國天然氣儲存水平為48%。英國正談判重新開放其最大天然儲存設施-Rough(約佔英國70%)。歐洲正以有紀錄以來最快速度填充儲備。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預測2022天然氣產量下降5.6%、天然氣出口下降10%、LNG出口增加5.5%。
影響天然氣價格利空因素:
經濟衰退的風險。通膨和利率飆升,引發市場擔憂。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54個天然氣買家約有一半已在其銀行開立帳戶,使用盧布支付費用。德
價格太高破壞需求(獲利了結賣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