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國際能源】美原油庫存下降,EIA與OPEC看法修正,西德州原油期貨大漲

 

【西德州原油】

 

週三公布的美國CPI符合預期、核心CPI略低於預期,緩解了市場對聯準會利率前景的擔憂,此外,美國能源總署(EIA)週報顯示,原油庫存下降、汽油庫存增加的趨勢不變,週二公佈的月報則顯示,由於全球石油供應過剩,今明兩年預計油價將面臨壓力,不過,國際能源總署(IEA)月報稱,石油需求增強及新供應風險,今年原油過剩程度將縮小,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月報則預測,在印度和中國的推動下,石油需求將再穩定成長一年,今明兩年,全球石油消費量將每日強勁成長140萬桶,利多消息帶動,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2月合約)週三大漲3.3%80.04美元/桶;布蘭特原油(ICE近月期貨)週三漲2.6%82.03美元/桶。

 

上周五拜登加大對俄制裁,油價開啟短線漲勢,週三CPI數據緩解了市場對FED利率前景的擔憂,國際能源總署(IEA)、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修正去年底時對油價的看法、較為樂觀,特別是EIA對俄羅斯限制發出警告,稱將打亂原油供應,但美國能源總署(EIA)還是預期供應過剩,油價(西德州)雖然突破80美元/桶,但油價已至高位,仍宜暫時觀望之。

 

西德州原油 紐約期貨 2月合約 (單位:美元/桶;2025/1/21 到期)

 

 

西德州原油 紐約期貨 3月合約

 

 

※ 補充:IEA月報 今年石油供應過剩規模將縮小

國際能源署(IEA)周三(1/15)公布最新月報表示,由於需求走強和供應面臨新的風險,全球石油市場今年的過剩規模可能小於先前預期。該機構還指出,美國上周宣布針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可能嚴重擾亂該國的石油供應鏈。根據月報,IEA預估今年全球石油庫存僅每日增加72.5萬桶,而非先前預測的每日95萬桶;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每日成長105萬桶,比去年12月報告中的每日110萬桶略有下調,最新預測讓今年平均需求水準達到每日1.04億桶。另外,今年全球石油供應成長將達到每日180萬桶,其中非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的產量占多數,為每日150萬桶。

IEA月報提到,加拿大、美國北部和中部地區的天氣在去年12月明顯變冷,由於交易員考慮到多重供應風險,價格也獲得提振。報告還指出,拜登政府上周宣布的全面新制裁可能「嚴重擾亂俄羅斯的石油供應和分銷鏈。如果候任總統川普上任後兌現更強硬的立場承諾,伊朗出口也可能受限。該機構補充說,現在預測這兩種潛在損失的確切規模還為時過早,但如果損失足夠大,可能會讓OPEC +的其他成員國繼續實施恢復產量計畫。IEA石油工業和市場部門負責人Toril Bosoni在受訪時表示:「由於俄羅斯和伊朗的供應面臨中斷的風險,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可能有空間鬆綁減產,因為他們已經表示計劃在2025年這樣做。」供應危機和冬季天氣在新年伊始推高原油價格,布蘭特原油期貨本周一升至每桶81美元上方的5個月高點。

IEA稱,寒冷的氣溫可能會影響北美的石油產量,並進一步消耗奧克拉荷馬州庫欣美國石油儲存中心本已低水位的庫存,已開發國家的石油庫存處於20228月以來的最低水準。需求的緩慢成長將與OPEC +以外的供應成長相符。該組織今年的供應量將以每天150萬桶的速度成長,與2024年的速度相同,這將再次由美國、巴西、加拿大、蓋亞那和阿根廷等美洲類似的生產國引領。不過如果OPEC +按計畫從第二季開始逐步鬆綁減產計畫,今年的全球供應過剩可能會比預期的更大。從4月開始,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OPEC打算每月增加約12萬桶/日的產量,但可能會在3月初對該計畫進行審查,然後再繼續推進。報告顯示,去年12月,OPEC +的日產量從去年11月的4,140萬桶略微增加至4,167萬桶,幾個成員國的日產量超過商定的目標。美國政府的能源情報署(EIA)日前預測,隨著OPEC +最終恢復生產,而美國、加拿大和蓋亞那的產量持續成長,2026年供應過剩將進一步擴大。

資料來源:鉅亨網;群益期貨整理

 

※ 補充:OPEC月報 – 2026年石油需求將穩定成長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周三(1/15)公布的最新月報中預測,在印度和中國的推動下,石油需求將再穩定成長一年。今明兩年,全球石油消費量將每日強勁成長140萬桶。該預測給了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在未來兩年內恢復每日約200萬桶停產的計畫希望。OPEC預估,到2026年,中國石油消費量將增加每日27萬桶,成長1.6%;印度消費量也將每日增加27萬桶,增幅達4.7%。分析認為,理論上這項預測將給OPEC +在未來兩年內恢復每日約200萬桶停產的計畫希望。值得注意的是,先前,OPEC6次下調2024年的需求成長預期,降幅達47%,原因是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經濟疲軟。

過去幾年,OPEC +一直在限制供應以支撐油價。該組織目前計劃從4月開始逐月每日增產12萬桶,但可能在3月初重新評估此計畫。摩根大通(JPM-US)、花旗集團(C-US)等預測,即使OPEC+取消增產計畫,今年全球仍將出現供應過剩。不過,國際能源總署(IEA)表示供應過剩可能會緩解,IEA同日公布的月報中指出,拜登政府上周宣布的製裁可能會「嚴重擾亂」俄羅斯的石油供應和分銷鏈。如果川普政府上台後履行其採取更強硬立場的承諾,伊朗的石油出口也可能受到限制。IEA認為,在需求強勁和新的供應風險出現的情況下,2025年石油供應過剩情況將低於先前預期。

OPEC+的聯合部長級監督委員會(JMMC)將於23日召開線上會議,評估石油市場狀況,隨後在幾周內敲定第二季的產能計畫。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在日前公布的2026年首次展望中預估,全球石油市場供應過剩將擴大。隨著OPEC+重啟產能,以及美國、加拿大和蓋亞那產量增加,明年市場供應過剩將達到每日80萬桶。

資料來源:鉅亨網;群益期貨整理

 

※ 補充:《商品》美國上周EIA原油庫存減少196.1萬桶 減幅超預期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石油狀況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110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下降,而汽油和餾分油庫存增加。原油庫存減少196.1萬桶,降幅超過市場預期的160萬桶,為原油庫存連續第八周下降。然而,俄克拉荷馬州庫欣交割中心的原油庫存增加76.5萬桶。此外,汽油庫存增加585.2萬桶,高於預期的260萬桶。包括柴油和暖氣油在內的餾分油庫存增加307.7萬桶,超過預期的110萬桶。同時,美國原油淨進口量每日減少130.4萬桶。

資料來源:aastock.com;群益期貨整理

 

※ 補充:油市供應過剩 美國能源部估今明兩年油價承壓

美國能源部114日發布《短期能源展望》報告,2025年和2026年,由於全球石油供應過剩,預計油價將面臨壓力。報告預測,布蘭特原油價格在2025年將年減8%,平均為每桶74美元,並在2026年進一步下跌11%至每桶66美元。美國原油價格(西德州)預計在2025年平均為每桶70美元,2026年將進一步降至每桶62美元。

報告稍微上調了對美國2025年原油產量的預測,估計每日產量為1,355萬桶,高於前月預估的1,352萬桶,2026年達到1,360萬桶/日。報告指出,美國德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疊紀盆地作為世界最大的頁岩油產區,其供應量將繼續增長,預估在2026年將佔全美產量的一半以上。

全球石油和液體燃料產量預計在2025年增長180萬桶/日,至平均每日1.044億桶,高於前月預測的1.042億桶。2026年增長150萬桶/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產油盟國決定將逐漸取消減產,加上非OPEC生產國預期產量增長,是油市供應增長的主要原因。

全球石油消費增速低於疫情前趨勢,2025年和2026年分別增長130萬桶/日和110萬桶/日,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預估為平均每日1.041億桶,略低於前月估計的1.043億桶。亞洲是主要增長來源,其中印度成為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報告表示,隨著原油價格下降,預計2025年和2026年的美國零售汽油價格將低於2024年。預測2025年美國汽油價格平均為每加侖3.20美元,較2024年下降超過10美分;2026年進一步降至每加侖3.00美元。

報告表示,OPEC+2024年產量每日減少130萬桶後,2025年預計增長20萬桶/日,2026年增長60萬桶/日。2025OPEC+以外產量增長160萬桶/日,2026年增速降至90萬桶/日,增長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巴西和圭亞那。加拿大的增長受跨山輸油管道(TMX)擴展推動,巴西和圭亞那預計在2025年啟動新的海上生產設施。美國產量增速將於2026年放緩至1%,每日僅增長30萬桶,因油價走低將導致生產商活動減少。

經合組織(OECD)以外國家是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亞洲需求尤其突出。印度成為全球需求增長的領先國,2025年和2026年液體燃料需求均預估將增長30萬桶/日,超過2024年的20萬桶/日,主要由交通燃料需求推動。中國在經濟刺激措施推動下,需求於2025年和2026年預估將各增長20萬桶/日,相比2024年增速僅10萬桶/日。

資料來源:MoneyDJ;群益期貨整理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