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歡迎您使用群益社群平台所提供的各項金融資訊服務,為維護您的權益,使用網站請閱讀以下聲明,使用者將視為同意本網站各項聲明:
群益社群平台及其資料提供者、合作結盟廠商與相關電信業者網路系統因硬體設備之故障、失靈或人為操作上之疏失導致傳輸無法使用、遲延、或造成任何資料內容(包括文字、數字、圖片、聲音、影像)遺失中斷、暫時、缺漏、更新延誤或儲存上之錯誤,群益社群平台均不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站上所提供之投資建議及參考資料內容,不得作為任何交易行為之依據,使用者依建議或資料內容進行任何投資行為所產生之風險及盈虧,均需完全自行負擔,群益社群平台不對使用者之投資決策負任何責任。
群益社群平台中之所有鏈結可能連結到其他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對被鏈結之該等個人、公司或組織之網站上所提供之產品、服務或資訊,群益社群平台概不擔保其真實性、即時性、正確性及完整性。
群益社群平台對於第三人透過本網站銷售的任何商品,或提供之各種商品促銷資訊及廣告,群益社群平台均不對其交易安全、商品及服務內容負任何擔保責任,其間之所有交易、擔保、賠償責任及售後服務皆係存在於使用者與商品或勞務提供者之間,使用者應事先詳讀各項規格與活動說明,交易期間如因商品或服務提供者發生任何變故或產生糾紛,群益社群平台不負任何責任。
使用者同意群益社群平台保留修改本聲明之權利,修改後之聲明將公佈於群益社群平台上,不另行個別通知使用者。
使用者之發言不能涉及招攬、投顧行為、抬價、點位等內容(涉及個別期貨交易契約未來交易價位之研判、建議或提供交易策略之建議),若有發現此行為本網站對其留言不負任何責任,並將會刪除相關資料如文字、圖片或檔案以及會員身分。
【恆生/滬指/A50】
美國關稅問題又擾動週五的市場情緒,抑制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香港恆生指數週五下跌0.65%至23426.60點,科網股漲跌不一,聯想跌逾4%,百度、小米、美團跌逾1%,阿里巴巴漲逾0.6%,恆生科技指數大跌1.48%至5506.47點,恆生科技期貨(4月合約)週五大2.14%至5490點,電子盤續跌0.93%;臨近4月初,對等關稅風險累積,加上中國國內兩會後政策落地節奏和力度不夠強,基本面支撐有限,都對市場風險偏好造成壓制,滬深300指數週五下跌0.44%至3915.17點,十大分類指數中,僅公用事業類股上漲,能源類股跌1.28%、表現最差,富時A50指數(現貨)也跌0.51%至13411.05點,紫金礦業、立訊精密分漲1.68%、1.05%,表現最佳,海爾智家、北方華創分別暴跌3.21%、3.37%,表現最差,富時A50期貨(4月合約)下跌0.49%至13411點,電子盤續跌0.34%。川普對等關稅下週三公布,市場持續忐忑不安,加上週五公布的PCE走高、通膨顯得難降,3月密大消費者信心則跌至兩年多來低點、長期通膨預期創32年來新高,美股週五全面收低;週五,陸港股持續反映川普關稅戰的不確定性而下跌,且電子盤持續下跌,市場信心薄弱,此外,陸股目前處於「三月輪動(季底換股)」,後續則面臨「四月決斷(財報檢驗)」,短線恐持續震盪。
回到操作策略上,富時A50期貨週五開在季線之下,而後一路走低,近日持續下探機率大幅提高,富時A50期貨後市看法保守;恆生科技期貨方面,週五開盤後一度走高,但仍不敵賣壓,未及午盤及跌落5500點之下,由於香港科技股漲多後賣壓並未消化完畢,美國科技股修正壓力不減,恆生科技期貨後市看法同樣偏向保守。
富時中國A50期貨4月合約 (XUJ5) (4/29/2025 到期)
富時A50指數 (現貨)
滬深300股價指數
香港恆生指數
香港恆生科技指數
香港恆生科技期貨3月合約 (HCTJ5)
※ 補充:李嘉誠要賣巴拿馬港口 中國說了 – 依法進行交易審查
距離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集團與美國貝萊德集團牽頭的財團簽署兩座巴拿馬港口股權交易的截止日期,僅剩一周時間,據《大公文匯網》周五(3/28日)報導,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負責人表示,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另據港媒《星島頭條》周五報導,接近長和高層消息人士透露,長和下周不會簽訂任何出售巴拿馬港口的協議。知情人士只說:「大家明白(知道的)!」一位接近長和的消息人士也對香港《南華早報》表示:「下周不會正式簽署有關兩座巴拿馬港口的協議。」《南華早報》指出,4月2日不是「真正最後期限」,只是一個可以簽署協議的「最早日期」。消息人士周三透露,港府在3月4日意外得知長和集團將向美方出售其所有海外港口業務後,立即與該公司聯繫。一位港府消息人士表示:「雙方此後一直保持聯繫,試圖找到一個合理解決辦法。」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8日稱,社會對該事件的關切值得重視,港府已經要求外國政府為香港企業提供公平營商環境,反對使用脅迫手段。李家超表示,任何交易都必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港府會依法依規處理。香港《大公報》已經三次刊發評論,批評長和集團這筆交易將會損害國家利益。美國總統川普則對這筆交易大加讚揚,稱「美國正在奪回巴拿馬運河」。法律和政治界分析人士表示,長和集團陷入兩難,在當前國際局勢大背景下,無論選擇退出交易還是繼續推進交易,都無法全身而退。一位專門從事商業交易的律師表示,常見買賣協議通常會包含違約條款,以明確違約方的責任和義務以及非違約方的補救措施。這或許為以合理方式終止交易提供了一些可供協商和操作的空間。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表示,如果長和集團繼續推進交易,北京肯定不滿,目前還無法確認中方會採取何種措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周四對此表示:「作為原則,我想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的正當權益的相關行為。」
資料來源:鉅亨網;群益期貨整理
香港富商李嘉誠旗下長和集團擬向以貝萊德(BlackRock)為首的財團,出售全球多個港口的交易,其中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負責人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注意到這宗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另據接近長和高層消息人士透露,下周將不會有任何交易協議簽署。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週五(3/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有關查詢時表示,美方留意到中國政府對長和計劃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的評論,中方對相關交易感到失望,但美方不感到意外,因為出售運河港口將會削弱中國共產黨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
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週五(3/28日)主持國務院常務委員會時強調,要堅決遏制新增拖欠企業賬款。報導稱,李強聽取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彙報,部署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業帳款工作,研究推動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措施,審議通過「關於優化口岸開放佈局的若干意見」。對於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會議指出,要做好新一輪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擴圍工作,進一步拓寬覆蓋面。要推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提檔升級,推進通關、稅務、外匯、數據流動等監管創新,用好相關穩外貿支持政策,幫助企業拓市場、樹品牌、更好發展。在審議通過「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業賬款行動方案」時,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壓實責任,健全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源頭治理和失信懲戒,確保清欠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成效,堅決遏制新增拖欠。會議指出,農機裝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支撐。要用好用足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措施,加強中試驗證和熟化應用,促進先進適用農機裝備市場推廣。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群益期貨整理
※ 補充:陸工行副行長 – 預計今年淨息差下行幅度收窄 LPR或維持下調趨勢
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姚明德週五(3/28日)在該銀行2024年度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整體判斷2025年淨息差下行還是一個行業共性,但是下降的幅度在收窄。關於今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走勢,基本判斷是2025年LPR報價還將繼續維持下調的趨勢。澎派新聞報導,姚明德進一步表示,從宏觀政策來看,資產端的收益水準仍然存在較大的下行壓力,2024年LPR三次下調利率,同時存量房貸的利率也在調整,這些調整因素的影響將在今年逐步顯現出來。2025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貨幣政策更加適度寬鬆,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這也對銀行的息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銀行經營來看,負債端加強成本管控的效果在逐步顯現。近年來全行業一起共同努力,資產端防止資金空轉,負債端落實「利率調整兜底條款」的自律倡議,持續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銀行業整體的息差收窄情況在2024年下半年已經出現了邊際改善。姚明德表示,「從工商銀行自身情況來看,2024年我們行主動加強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負債佈局調整,優化大類資產擺布,強化負債成本管控,工商銀行堅決不打價格戰。年末淨息差較上年末下降19個BP,這個趨勢在行業裡面算是比較優的,成績是不錯的。同時,年底的數字較上半年下降了一個BP,所以我們感覺到整體的變動趨勢在向好,降幅在收窄。」談及LPR走勢預判,姚明德指出,LPR的形成機制是由市場供需關係、商業銀行報價以及央行貨幣政策工具共同決定的。LPR的變動需平衡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銀行盈利能力和宏觀風險防控三重目標。他表示,近年來存款利率傳導機制不斷暢通,政策利率下調後,引導帶動LPR跟隨調整,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商業銀行也將根據這種趨勢適時調整存款的掛牌利率,降低負債成本、穩定息差水準,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更好地平衡穩增長與防風險、支援實體經濟與保持銀行體系自身健康的關係。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群益期貨整理
中國上週(3/23至3/30)公布經濟數據
中國國家外匯局公佈國際收支平衡表正式數顯示,第四季度經常賬戶順差1,638億美元。
• 第四季度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1,873億美元
• 注:中國2024年四季度經常賬戶初值順差1,807億美元
資料來源:Bloomberg;群益期貨整理
中國本週(3/31至4/6)公布經濟數據
中國下週(4/7至4/13)公布經濟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