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富時中國A50】美國加徵中國104%關稅,市場無視,港股、滬深300、A50收高

 

【恆生/滬指/A50】

 

美中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白宮在美東時間周二(4/8)正式發布針對中國商品的新一輪關稅調整細則,自美東時間周三(4/9)凌晨起,美國對中國累積高達104%的關稅正式生效,同時,美國也打算對中國籍船舶徵收最高150萬美元/次的靠港費用,這一系列舉措引發全球貿易市場劇烈震盪,但陸港股無視此利空,港股拉尾盤,恆生指數週三上漲0.68%2064.49點,科技股普遍上漲,成為推動大盤反彈的主要動力,半導體板塊表現強勁,內房股持續走強,恆生科技指數更是大漲2.64%4689點,恆生科技期貨(4月合約)大漲3.64%4671點,電子盤轉跌2.14%;陸股表現也強勢,滬深300指數上漲0.99%3686.79點,信息技術類股大漲3.52%、表現最佳,能源類股獨跌0.38%、表現最差,富時A50指數(現貨)上漲0.29%,寒武紀、華創科技分漲8.79%6.73%,表現最佳,寧德時代下跌3.5%,表現最差,富時A50期貨(4月合約)大漲1.44%12665點,電子盤再漲1.45%

 

論及戲劇化,冠軍非川普莫屬:川普「對等關稅」週三(4/9)才剛開始實施就迎來重大逆轉,川普盤中宣布,已有超過75國聯絡美國希望進行談判且未採取報復行動,他已授權該措施暫停實施90天,僅徵收10%對等關稅,美股獲得喘息空間、出現報復性大漲,富時A50期貨電子盤由跌轉漲,恆生科技期貨則是收斂跌幅;不過,川普稱,中國對世界市場的不尊重,因此宣布對中國開徵稅率將從104%增加至125%,也簽署命令,對中國製造船隻加徵港口停靠費,美中貿易前景依舊不容樂觀。回到操作策略上,儘管美中關係依舊嚴峻,週三陸股上漲也有官方介入的影子,但富時A50期貨連日上漲後,短線應可樂觀看待之;同樣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恆生科技期貨短線看法也轉向樂觀。

 

富時中國A50期貨4月合約 (XUJ5) (4/29/2025 到期)

 

 

富時A50指數 (現貨)

 

 

滬深300股價指數 

 

 

香港恆生指數 

 

 

香港恆生科技指數

 

 

香港恆生科技期貨3月合約 (HCTJ5)

 

 

※ 補充:104%!美中貿易戰再升級 白宮公布對中國加徵84%關稅細則

美中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白宮在美東時間周二(4/8)正式發布針對中國商品的新一輪關稅調整細則,宣稱此舉是為應對中國日前宣布報復性關稅的反制措施。同時,美國也打算對中國籍船舶徵收最高150萬美元/次的靠港費用,這一系列舉措引發全球貿易市場劇烈震盪。自美東時間周三(4/9)凌晨起,美國對中國累積高達104%的關稅正式生效,其中絕大多數商品稅率將從原有的34%驟增至84%,僅稀土、藥品、黃金及半導體等戰略物資維持原有關稅不變。中國上周五(4/4)宣布,自周四(4/10)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白宮方面認為,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對美國經濟與國安構成「異常且特殊的威脅」,因此依據法定程序升級關稅壁壘。

此外,川普也再根據上周三(4/2)簽署的第14256號行政命令《關於對中合成鴉片類藥物供應鏈低價值進口商品關稅的進一步修訂》,宣布自美東時間202552日凌晨121分起,第14195號行政命令第2(a)節所述商品不再適用免關稅最低限額待遇。根據白宮發布的關稅調整方案細則,美國協調關稅表(HTSUS)9903.01.63稅目下的所有商品稅率將從34%統一調整為84%,同時第三章註2的分項條款也做出同等修改。這項調整涵蓋除豁免商品外的全部中國輸美產品,涉及品類之廣遠超先前市場預期。值得注意的是,白宮保留了對稀土礦物、關鍵藥品、貴金屬及半導體產品的關稅優惠政策,凸顯白宮在高科技與戰略資源領域的保護意圖。在第三節關於低值免稅(de minimis)的部分,細則中寫道:「將第14256號行政命令第2(c)(i)節規定的從價稅率從30%提高至90%。」也就是說,美國將對來自中國和香港的價值800美元或以下小額包裹,徵收相當貨值90%75美元的關稅,並從61日起再上調至150美元,高於先前打算徵收的30%25美元,理由也是中國對美國實施了報復性關稅。

在航運領域,美國宣布實施分級加徵入港費用的新規定。自52日至61日期間,對中國籍船舶收取的單件商品關稅將從25美元逐步提升至150萬美元,此舉料將大幅增加中國商品的運輸成本,迫使部分航線轉向東南亞、歐洲等第三方市場進行轉口貿易。業內人士分析,美國東岸主要港口的貨櫃吞吐量恐將因此下降15%20%,而新加坡、杜拜等中轉樞紐的貨運量短期內可能會激增。國際貿易專家指出,此次關稅升級將產生多重連鎖反應。對美國消費者而言,服裝、電子產品等終端消費品價格預計上漲15%20%,加劇通膨壓力。對中國出口商來說,利潤本就微薄的中小企業可能面臨生存危機。聯合國貿發會議數據顯示,去年美中雙邊貿易額6800億美元,此次關稅衝突恐導致全球供應鏈重構成本增加3000億美元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政府在強化關稅壁壘的同時,也悄悄地放寬了部分關鍵領域的限制。新版關稅細則豁免了稀土、半導體等34類商品的高額稅率。但分析人士認為,這種選擇性關稅政策恐違反世貿組織(WTO)的非歧視原則,不排除引發新一輪國際貿易爭端的可能性。目前,中美雙方均未透露下一步談判計畫,但知情人士透露,兩國高階經貿團隊仍在透過非正式管道保持接觸。觀察人士指出,儘管關稅大戰硝煙瀰漫,但雙方在新能源、氣候變遷等新興領域的合作需求依然強勁,這或許為化解僵局埋下伏筆。隨著中國反制措施周四全面生效,全球貿易格局將進入新一輪調整期。

資料來源:鉅亨網;群益期貨整理

 

※ 補充:强硬反擊!中國連出四招 對美國關稅提高至84%

美國政府在台灣時間週三(4/9)中午起對中國課徵104%關稅,中方對此強硬反擊,宣布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的加徵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周三發布公告,稱自4101201分起,調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規定的加徵關稅稅率,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的加徵關稅稅率,由34%提高至84%

中國商務部說,中方在世貿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下控告美方最新加徵關稅措施。中國商務部稱,美方徵稅措施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此次再加徵50%關稅,是錯上加錯,凸顯美方措施的單邊霸凌本質。中方將根據世貿組織規則,堅定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經貿秩序。

中國商務部表示,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有關法律,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依據《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第二條、第八條和第十條等有關規定,決定將護盾人工智能公司(Shield AI, Inc.)、內華達山脈公司(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賽博勒克斯公司(Cyberlux Corporation)、邊緣自治運營公司(Edge Autonomy Operations LLC)Group W公司(Group W)和哈德森技術公司(Hudson Technologies Co.)6家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中國商務部並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決定將美國光子公司等12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資料來源:鉅亨網;群益期貨整理

 

 

※ 補充:川普關稅政策大調整!對多國降至10% 中國則加徵至125%

根據外媒報導,川普周三(4/9)宣布將對部分國家暫停實施新關稅90天,並在此期間將關稅降至10%,具體名單仍不明確。川普同時表示,由於中國在貿易問題上對全球市場缺乏尊重,他決定將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25%,即刻生效。此舉是在川普上周宣布對56個國家和歐盟實施更高的關稅後的反轉行動,當時該政策引發市場動盪並加劇了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在商業領袖和投資人的巨大壓力下,川普決定改變政策方向。川普在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發布的貼文中表示:「我已授權對等關稅暫停90天,並在此期間將其大幅降低至10%,立即生效。」他同時指出,超過75個國家已經聯繫美方,尋求解決貿易壁壘、關稅和貨幣操控等問題,並且這些國家在川普的強烈建議下未對美國進行任何形式的報復。然而,對哪些國家將獲得這一關稅減免的具體名單並不明確。川普指出,這些國家仍將按10%的基準稅率徵稅,而這一稅率已於上周六生效。儘管如此,這一政策的具體細節仍待進一步釐清。另一方面,川普表示,基於中國對全球市場的「不尊重」,美方將對中國的進口徵收125%的關稅,並即刻生效。此前,美國對中國的關稅為104%,而中國則對美國商品徵收84%的關稅作為回擊。這一大幅度加徵關稅顯示出川普政府對中國貿易行為的不滿,並強烈表達了對中美貿易問題的立場。

美財長未來將與日韓等國協商

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於周三將這一政策反轉視為川普的勝利,並向媒體表示,川普「為自己在與其他國家的談判中創造了最大的談判杠桿」。班森特透露,他將在未來幾天與越南、日本、印度和南韓等國的官員進行會談,商討進一步的貿易事宜。此外,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社群媒體X(前推特)上表示,他與財政部長班森特一同在川普撰寫這一宣布時坐在他身邊,並稱這是「他總統任期內最非凡的Truth Social發文之一」。他還補充說:「世界準備與川普總統一起修正全球貿易,而中國選擇了相反的方向。」

長期影響與未來走向

川普的關稅政策調整將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儘管短期內股市反應積極,但這一政策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長期經濟效益,仍然存在不少不確定性。部分分析師認為,儘管美國對部分國家的關稅有所減免,但與中國的貿易摩擦依然可能會對全球供應鏈造成長期的影響。隨著川普政府在未來幾天與其他國家的談判逐步展開,全球市場將密切關注這一政策變動的後續發展。對於全球貿易體系的修訂,以及中美貿易戰的未來走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觀察。

資料來源:鉅亨網;群益期貨整理

 

※ 補充:川普擬簽行政命令 對陸制船隻強徵美港口停靠費 促盟友跟進

三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將於周三(4/9)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旨在重振美國造船業並削弱中國對全球航運業的控制。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多年來一直警示,中國在海上的主導地位日益增強,而美國海軍的戰備能力日益下降。據《路透》報導,媒體掌握的行政命令草案顯示,美國計劃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任何中國製造或懸掛中國國旗的船隻收取費用,並將敦促盟友採取類似行動,否則將面臨報復。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指出,川普可能周三簽署行政命令,但最終文本已被修改。白宮拒絕發表評論。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表示,由於成本高昂和監管結構複雜,美國造船業舉步維艱,這使得中國等競爭對手得以快速發展。中國造船廠佔全球每年商船貨運量50%以上,而1999年這一比例僅為5%,其中的增長是以日本和韓國的造船廠受損為代價的。美國造船業在20世紀70年代達到頂峰,目前僅佔行業產出的一小部分。

 

資料來源:鉅亨網;群益期貨整理

 

中國本週(4/74/13)公布經濟數據

 

 

中國下週(4/144/20)公布經濟數據

 

 

貼心提醒:
1.本公司所提供之即時報價資訊,不代表勸誘投資人進行期貨交易,且不保證此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
2.實際可交易商品相關資訊請以主管機關公告為限。